【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廖宜脩、紀姵妏報導】
由光年現代詩社與中國文學系合作舉辦的「創作工作坊」於3月19日展開,是該活動為光年現代詩社於本學期將舉辦光年詩歌節的系列活動。本次課程主要以小說創作為主,安排了四堂與之相關的課程,包含文本分析、文學創作以及文學評論等,所邀請的講師皆是小說圈子裡耳熟能詳的前輩,期許能讓參與同學有最為豐富的收穫。
課程邀請到的第一位講師是得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二獎)的李奕樵,他除入選了《九歌102年度小說選外》,還有個軟體工程師的職位在身,指引學員以理性的目光分析小說文本的架構。第二位是筆名為瀟湘神的羅傳樵,曾獲臺大文學獎、角川輕小說獎等,由他來帶領大家將小說與社會責任進行連結,且他還是東吳中文系出身的呢!
經過午休後,緊接著同樣是東吳中文系系友的吳鈞堯,曾獲得兩大報小說獎,以及各大散文獎、出版獎、金鼎獎等,著作方面也有數本小說集和散文集,可說是經歷非凡,因此特別邀請他來跟大家分享他在個人寫作路上的思考,包括寫作的核心、寫作的衡量以及憧憬跟限制等。最後一堂課是由現為耕莘寫作會成員、《秘密讀者》團隊成員,除了出版過數本小說,更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的朱宥勳,以特殊且有規律的判斷方式剖析文本結構,將小說神秘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配以逗趣幽默的方式講解,讓眾人沉浸其中。
除了安排四堂課之外,光年現代詩社在教室外還設有閱讀區、留言區以及展售區,還有另外的摸彩活動,讓參與同學有機會可以抽到與文學相關的指定書籍,更是意外之喜。
一日的課程或許可以讓同學與小說的關係更加緊密,說得再多也只能化為指南,指引迷茫的人啟航,但說與不說的決定兀自把握在自己手裡,緩慢發芽。
【文/中文二廖宜脩 圖/中文三紀姵妏】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國教與高教攜手推動校園「生命教育」的實踐與價值 | 01/15/2025 |
校園頭條 | 賀!本校獲選數位人文跨域人才智慧領航典範型計畫 Digital Humanity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Smart Leadership Project | 01/15/2025 |
校園頭條 | 第三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地訪評圓滿完成 | 01/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日本刀協會 見證日台文化交流新創舉 | 01/14/2025 |
校園頭條 | 資訊管理學系113學年度專題競賽成果嘉年華 | 01/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