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央銀行副總裁、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許嘉棟。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美中貿易戰對金融情勢增添不可測的變數,很多人擔心全球金融危機再起,前中央銀行副總裁、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許嘉棟表示,中國大陸對其國內金融問題能否妥為因應,以及全球股市能否軟著陸,是左右全球金融危機是否再起的兩大關鍵。
各類型金融危機頻繁發生,許嘉棟說:「平均一年就有十次金融危機。」發生次數很多,所以是常態。但金融危機規模因金融全球化之故,有蔓延擴大的趨勢,單一國家的金融危機,很容易變成區域性及全球性金融危機。
近期金融危機會再起嗎?許嘉棟分析,從當前國際金融情勢看,有好幾頭灰犀牛來襲,包括反經濟全球化的逆流澎湃、川普的不可測性、英國脫歐陷入困境、美中貿易戰發展難測、國際熱錢不受羈絆,到處興風作浪。
許嘉棟指出,全球金融動盪,多因國際熱錢跑來跑去,外資進來、股市漲上去,大家很高興。但「外資進來,央行很頭痛」,外資買股票要先換台幣,央行要不要收這些美元呢?如果央行不買進,美元供給增加,新台幣就升值,出口商哇哇叫,如果央行買進美元,新台幣供給增加,將造成物價上漲、資產泡沫。
許嘉棟指出,外資會長期留在台灣嗎?外資一走,股市就大跌,新台幣也面臨貶值的壓力,因此,資金進出對一個規模不大的國家,國際熱錢不受羈絆,對金融穩定形成負面的影響。
許嘉棟認為,銀行危機重大風暴將減少、但小危機難免,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海嘯後,各國強化金融監理,包括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予以認定,提高資本適足性要求,對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以及加強總體審慎監理等措施,皆有助於降低影響重大的銀行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不過,在川普主政後,反向走上放鬆金融監理,則可能對金融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至於全球性或大地區金融危機再起的可能性,許嘉棟認為,由於殷鑑不遠,短期不致再重蹈覆轍,東亞金融風暴與全球金融海嘯的主要受創國,已學得教訓,多往健全制度,改善經濟金融體質,審慎制定總體經濟政策,強化金融監理,以及充實因應風暴能力等方向改革。且美歐貨幣政策逐漸轉向,由寬鬆轉為緊縮,也有利於抑制資產泡沫危機。
但全球性金融潛在威脅仍在,中國大陸是否會爆發金融危機,正是各界關注焦點,中國大陸是經濟貿易大國,若爆發金融危機,必將導致國際經濟金融動盪。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