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到東吳大學講授「『外交休克』與『外交休兵』─從『漢賊不兩立』到『兩岸不對立』」。馬英九以《孟子》「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為例,兩岸關係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且和平的狀態,才能達到互利發展的成果;馬並補充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也不是國內關係,是一種特殊關係,而兩岸的未來應由兩岸人民以和平的方式,民主的程序來決定。
馬英九還說,「九二共識」是由海基會率先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各自表述」,而中國大陸則充分尊重並接受這項聲明,進而逐漸形成的默契,並非由陸方提出,強迫台灣接受。
此外,馬英九提及西德的「霍爾斯坦主義」與台灣的「漢賊不兩立」類似,雙方皆互不承認對方的主權與治權,但東西德在1972年簽訂「兩德基礎關係條約」,變相承認對方主權與治權,且不排除統一的可能性,為日後和平統一提供依據。
接著,馬英九論述兩岸關係的幾個時期,包括1950年至1972年「軍事衝突期」、1972年至1979年「漢賊不兩立期」、1979年至1987年「和平對峙期」、1987年至1992年「民間交流期」,及1992年迄今的「和平發展期」。
馬英九提到,兩岸關係一直在變化,從一開始互不承認主權與治權,到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再到開放探親後的民間積極交流。他進一步解釋,「九二共識」是由海基會率先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各自表述」,而中國大陸則充分尊重並接受這項聲明,進而逐漸形成的默契,並非由陸方提出,強迫台灣接受。
馬英九也舉出他在總統任內,包含兩岸飛機直航、ECFA簽訂及馬習會等例子,闡述台灣與中國大陸和平發展、互利互惠的重要性。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攜配音聲優開課 帶領學生探索聲音藝術 | 通識教育中心 | 08/28/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開AI及機器人培訓課 結合輝達技術育才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08/26/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設半導體學分學程 實作訓練結合參訪實習 | 理學院 | 08/20/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分發入學老牌私校、公校缺額多在音樂系 校方:為招收多元樂器別 | 教務處 | 08/14/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擊敗少子化 東吳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招生成績斐然 | 教務處 | 08/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