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方瑞仁,返鄉東港開起文青飯湯店。記者江國豪/攝影屏東縣東港鎮的飯湯料理,是遊客必嘗的東港美食之一,而在每一個東港人心目中都有一碗屬於自己的飯湯,然而上個月鎮上,出現一間很特別的飯湯店,文青風格裝潢,讓人很難想像竟是販售傳統料理,老闆方瑞仁放棄財經工作,返鄉照顧母親並創業開店,期望做出最夠味的飯湯。
走進東港鎮新生三路小巷內,你可能會對眼前清水模裝潢、柔和採光及舒適空調而感到有點困惑,然而這間文青感很重店面,確實是販售東港飯湯,與一般民眾印象中,吃完一碗飯湯便會大汗淋漓的傳統店面很不一樣。
這間飯湯店老闆方瑞仁,小時學美術,10多年前自東吳大學會計系畢業,過去都在財經領域工作,為了照顧年邁母親,一路由北向南就業,最終回到故鄉東港開起飯湯店,從事前備料、招呼客人、製作餐點、結帳、清潔全都自己來,但老闆希望把食材品質控制在最好,每日僅供應約30碗,有時還不到中午就已全數售罄。
方瑞仁認為,東港最夠味的飯湯,當數地方廟宇所煮出來的,每回有廟會祭典,新鮮的海產、櫻花蝦等配料丟進大鍋煮出來的味道,總令人想一再品嘗,這也是自己正在追尋,希望讓來東港的訪客都能嚐到對道地的口味。
而店名取為「天龍飯湯」看似霸氣,但其實是源自於對父執輩的思念。方瑞仁的爺爺和父親早年經營鉛字印刷店,在沒有電腦列印的年代,家中生意特別忙碌,所以方從小就得負責下廚做飯,因此練就好手藝,如今「天龍印刷」隨科技進步消失了,但方瑞仁回鄉創業時,就堅持要讓「天龍」的名號重現,而店中也擺放了一組鉛字印刷模板,以重溫過去的油墨印刷年代。
文青感很重的天龍飯湯,與吃完飯湯會大汗淋漓的傳統店面很不一樣。記者江國豪/攝影
老闆方瑞仁,返鄉東港開起文青飯湯店。記者江國豪/攝影
方瑞仁的爺爺和父親早年經營鉛字印刷店,店中也擺放鉛字模型,重溫過去的油墨印刷年代。記者江國豪/攝影|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