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校史老照片訴說東吳情

  • 11/06/2020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
  • 圖片標題:IMG_6813.jpg
  • 圖片標題:IMG_6814.jpg
  • 圖片標題:IMG_6832.JPG
  • 圖片標題:IMG_6820.jpg
  • 圖片標題:IMG_9360.JPG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蘇恩然報導】

        本校今年適逢建校120年,秘書室、校牧室與圖書館於109年10月9日至10月23日在外雙溪校區安素堂舉辦「校史老照片,說故事」展覽活動,展出復校後的今昔校景、人物介紹,及東吳人在校園內的生活點滴。美國基督教會監理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於1900年在蘇州成立第一所民辦大學「東吳大學」; 1951年,由東吳校友籌組董事會,在臺北漢口街成立東吳補習學校。1954年教育部核准成立並恢復東吳大學法學院,成為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1957年購得士林外雙溪土地,使東吳師生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校園。東吳大學120年來努力復校過程,非常坎坷與艱辛,透過一張張校史老照片訴說東吳情,帶領觀展者一同回憶東吳舊日美好與今日興榮盛況。

        本次展覽以復校歷程為主軸,依時間先後展示,其中有許多老照片都是透過校友們與行政同仁一同努力蒐集而成。藉由照片的今昔對比讓人不禁驚嘆,學校經歷了這麼多風雨,至今仍能以這麼美好的樣貌呈現,真要感謝前人的努力與付出。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許多東吳校友跟隨中央政府來臺,並希望能在臺復校,便與當年創校的基督教衛理公會聯繫;但當時各教會辦學經費短缺無力在臺一一復校,故東吳校友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成立東吳補習學校、擔任教學及行政工作,並積極尋覓新校地,最後在1957年於雙溪興建新校舍。

        本次展覽共有兩部分,第一部份是藉由老舊照片對比,述說東吳復校的艱辛路程與師生共患難之情;第二部份是人物與建築介紹,校友與歷屆校長在建校初期貢獻極大,若沒有前人的努力與堅持,就沒有現在的東吳大學。其中,王寵惠先生曾在東吳大學任教多年,並使東吳正式復校,其功不可沒;黃安素、羅愛徒會督雖不是東吳校友,但都為物資缺乏、艱辛復校的東吳大力募捐,提供許多經濟援助;戴蓀博士在蘇州東吳大學任教於生物學系期間,更兼任生物材料供應處處長,使當年東吳大學的生物系獨冠全中國,在臺復校後擔任外文系教授兼圖書館顧問,先後服務長達35年。石超庸校長致力提高教學水準,要求教師考核、督促學生發憤用功;端木愷校長積極提倡復校,從購買校地、建築物建立等都大力支持與協助;雷德博士來東吳大學任教一年後返回美國便創立「東吳之友基金會」,積極為東吳籌募經費,資助學術研究、提供獎學金。

        每一張老照片都在述說一個故事,校園的每一角、每一棟樓都有著不同的故事,現在的我們回首前人的艱辛、享受著前人為我們累積下的資源,在東吳建校120年的時刻,一起感謝他們的付出,也期許自己在未來也能為東吳付出心力與貢獻。

【文圖/社會四蘇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