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耿瑩、林采蓁報導】
本校生涯發展中心於109年12月2日在城中校區5211會議室舉辦職涯講座,本場講座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針對大專校院青年開設的「青年就業講座」,協助初次尋職的新鮮人提升自我能力、學習職場規則,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講座邀請到正向人生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經宙,透過互動討論、交換意見,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表達自己想法,探討「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正確有效的溝通。
「大家認為的溝通是什麼?」講座一開始,黃經宙老師便拋出此問題讓同學思考。有人認為,溝通是為了交換想法,也有人認為溝通是為了達成目標,黃經宙老師總結出一個結論:溝通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表達是單向的,而溝通是雙向的,溝通並不是為了要說服別人,而是要以對方的認知為主,了解他人想法,達到雙贏的局面,這才是溝通的最高境界。
黃經宙老師特別叮囑在座同學,要做好「傾聽」這件事。傾聽的前提是仔細聽、不打斷他人發言,其中最重要的是確認對方意思後再做出正確回應,讓傾訴者明白你有在專注聆聽且能提出建議。就算一個不那麼擅長表達的人,如果是位優秀的傾聽者,也能讓他人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促成良好溝通。
「當你越了解一個人,就會知道如何去溝通及避免衝突。」講座的尾聲,黃老師帶領大家進行簡易的人格測驗,讓大家了解自己的人格類型,並分別說明每種人格類型的優缺點。「每一種性格都有優缺點,沒有一個性格是最好的,重點是你要放對地方。」黃經宙老師如此說道。對自己的個性有了初步認知後,下一步便是了解他人特質,並據此找出適宜應對方法,完美體現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
溝通並不只侷限於職場,也充斥在生活的各處。兩個不同的個體,一定會有價值觀相左的時候,沒有誰對誰錯,只要願意多傾聽、多溝通、調整自己對於彼此的認知,努力跳出先入為主的框架,你會發現世界的不一樣!
【文/法律一林耿瑩 圖/經濟一林采蓁】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