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廖宜脩報導】
由中文系系學生會主辦的「中文六十 經典重拾」大師系列講座之一——創作之網絡思考,於4月7日在雙溪國際會議廳展開,受邀前來的樂壇文人——姚謙在台上侃侃而談,分享近年來觀察文學與音樂的脈動及變遷,並舉以切身之例讓參與的同學能有更深度的體會和思考。
為什麼要創作?如何在網絡找到自己的創作定位和價值?要怎麼不受桎梏而擁有更開闊的閱讀?全場圍繞著這三個問句進行深度的剖析,姚謙指出這個問題不單單只在樂壇,文壇也是。創作是為了自己想要創作的慾望而創作,而在網絡這個擁有多元審美的地方,無論是誰的作品都會吸引到部分的人群,有時不能只想要讀喜歡的、想要的書,這樣子很容易陷入自我滿足的小確幸當中,令自己江郎才盡。
姚謙也從另一個方面去解析,這是網絡時代導致閱聽習慣的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內蘊的價值——言之有物,必須要有想要抒發的核心價值並且緊緊抓牢,才不會讓作品空乏無味,最後沈淪在自我幻想的小確幸裡面。
在最後的提問時間,中文系賴同學提問到,見證了唱片時代從輝煌走到被傾覆,這其中有哪些精萃被保留到現今的網絡時代嗎?姚謙表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縱使內容與形式可能會因應潮流而改變,其中不變的一定是發現並創作完成後的滿足感,和集體參與其中的激情,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自我創作的核心價值。
從實體的書本走路虛擬的網絡,從編輯群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精品到網路上多元創作的蓬勃發展與無償共享,時代的距離究竟是縮小還是放大了。堅持自我的核心價值始終是姚謙老師一直在提倡的,但我想這就像是姚謙老師所說的:唱片死了,音樂還活著。
【文/中文二廖宜脩 圖/中文系系學生會提供】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只要腳不停,環島一定行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石黒圭教授蒞臨東吳日文系 淺談「年輕人用語」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國際週 世界做朋友.. | 04/08/2025 |
校園頭條 | 口譯教室設備升級啟用 暨緬懷李憲國學長典禮圓滿成功 | 04/0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