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北埔鄉長莊明增及北埔國小校長王映之今天代表三方簽訂「廚餘菌土在永續城鄉的推廣與應用合作」備忘錄儀式,透過廚餘再利用所製成的益菌土,將在地方創生過程進行三方交流合作、資源分享及整合。(北埔鄉公所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東吳大學與北埔鄉公所及北埔國小今天簽訂「廚餘菌土在永續城鄉的推廣與應用合作」備忘錄儀式,透過廚餘再利用所製成的益菌土,來「活化農地土質」、「增加農業推廣」、「復甦北埔文化」、「提倡食農經濟」,期在地方創生過程進行三方交流合作、資源分享及整合,達三贏環境永續的目標。
北埔老街不僅是新竹縣知名觀光城鎮,擁有豐厚的歷史人文與知名農產膨風茶和柿餅,2022年榮獲第四屆台灣城鎮品牌獎銀獎;這次更與創立於1898年的北埔國小與1900年建校的東吳大學兩所創校超過120歲的學校,攜手合作。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今率31名師生出席簽約儀式並參訪北埔鄉,除了學習現場操作外,也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客家生活文化,了解客家族群的歷史。北埔國小則由校長王映之代表簽約。
北埔鄉長莊明增表示,鄉公所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配合國家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推動,特別邀請東吳大學USR計畫團隊,將廚餘菌土施肥於在地紅茶與稻米種植用地,取代傳統慣行農法,希冀施用後可以改良土質,增加農作物收獲量,進而增加農民收益。
此外,也引薦東吳大學與北埔國小教師團隊共同合作,推廣當地廚餘益菌土製作,指導在地居民自製廚餘益菌土。
這次三方共同攜手合作,響應農委會2050淨零排放政策,包括「擴大有機友善耕種面積」、「減少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使用」、「研發低碳排肥料配方」等策略目標,建立有效的土壤管理技術及方式,期望為台灣農村環境永續打造成功的典範。
北埔鄉公所表示,東吳大學於2021年起在校園推動零廚餘計畫,將每日師生產生的廚餘,以不分生、熟廚餘方式,加入益生菌種後,經中溫發酵技術,將廚餘在24小時內變成益菌土。透過該校理學院微生物學系師生所執行的國科會產學計畫,已具體驗證這些廚餘益菌土,同時具有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的功能,成功達成廚餘資源化與高值化的目標。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