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簡卉嫻報導】
近年隨著韓國文化的盛行,韓式料理也在臺灣旋風式的展店。本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組於5月8日在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漫讀韓國·自成一格-臺韓飲食大不同?!」,邀請到有快手五星級韓廚美譽的孫榮主廚,帶領我們來分析東北亞地區的飲食差異以及形成的原因。
談及韓國的代表食物「辛奇」,孫榮向大家介紹道:「辛奇美味的祕訣,全在於其發酵時產生的益生菌,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天然的酸味,也有益身體健康。」由於韓國人製作辛奇時,會運用各種不同的食材,常見的像是蘿蔔、韭菜、大白菜等等,每一種食材會選擇適合的調味料以及發酵的時間,主要以酸、甜、辣的味道為主。短時間發酵的辛奇,口感較清脆,長時間發酵則是會讓辛奇更入味,口感也會變軟。
除了介紹臺日韓三國醃漬食物的差異,孫榮也利用實際案例分享臺、韓對於「小菜」和「配菜」的稱呼差異性。以韓式烤肉為例,韓式烤肉的配菜多以酸甜口感為主,其目的是為了去油解膩,輔助客人享受主食的風味;而臺灣的「小菜」各有特色,可以單獨食用且種類繁多。另外,提到餐桌文化,孫榮認為,在韓國多數情況下是一人一套的餐食各自享用,而臺灣因為有合菜,餐桌也很大,筷子的長度就比韓國的長一些。他也分享第一次在餐桌上看到大型轉盤「真的很特別!」。
在講座的最後,孫榮更鼓勵與會的同學應勇於突破自我、多加向外探索,才能夠親身體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拓展更開闊的視野。
【文圖/歷史三簡卉嫻】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熱情勝驕陽—美國三大學參加本校華語中心暑假營隊 | 07/01/2025 |
校園頭條 | 共創國際教育交流佳話—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參訪東吳大學 | 07/01/2025 |
校園頭條 | 賀!本校21位教師通過114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 07/01/2025 |
校園頭條 | 共拓未來合作新契機—澳門城市大學一行蒞臨東吳參訪 | 07/01/2025 |
校園頭條 | 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東吳大學與阿曼蘇哈爾大學締結友好關係 | 07/0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