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媒體報導

:::

【中時時報】年金改革圓桌論壇(二) 台灣年改齊頭式平等優秀人才流失/陳清秀(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 02/22/2017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1月22日在總統府舉行,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號召群眾來到景福門前,持看板呼口號表達訴求。(圖/中央社)
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年金改革圓桌論壇」,左起依序為淡江大學保險系郝充仁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楊文山教授、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21世紀基金會副董事長高思博、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國防大學法律系鍾秉正教授、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系單驥教授。(圖/林勝發攝)

新政府的年金改革方案,近日引起極大爭議,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特於今(21)日舉辦「年金改革圓桌論壇」,邀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系單驥教授、淡江大學保險系郝充仁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楊文山教授、國防大學法律系鍾秉正教授、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等人與會對談,並由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副董事長高思博與《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擔任主持人;此為第二篇系列報導。

 

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林勝發攝)

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東吳法律系教授陳清秀:年金改革出發點是好的、非常良善。但政府初步提出的年改版本有幾個問題,例如應考慮到公平跟效率,但目前兩者都沒有。若政府不太有能力處理問題,可以跟國際接軌,看看進步的國家、文官制度建置比較好的德國、日本、美國是怎麼運作的。

 

台灣的年改和世界完全脫軌,我常形容為採取「共產主義思考模式」。為何是共產思考?因為公務員的完整薪水是本俸加上職務加給或特殊加給,但如今的年金計算基礎是本俸乘以二,公務員能力越強、經驗越豐富,或是擔任中高階職務,因只計算本俸,退休後的待遇無法反應出其貢獻,所以應該要用在職期間平均薪資水準來計算。

 

現在的年金改革,會使得公務員不如勞工,勞工退休金制度有反映出薪資構造,但年改竟然要跟薪資構造脫鉤。這代表努力、有能力、有貢獻的人,退休時會跟工作表現不怎樣的人待遇差不多,不符功績貢獻原則、違反市場經濟法則,跟民間或世界都沒接軌,會讓大家覺得不用努力工作,這樣將留不住優秀公務人員,如果人才都走光,政府服務品質會變得低落,讓公務體系往下沉淪。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楊文山教授。(林勝發攝)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教授楊文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做年金改革時,政府有沒有求得公平性?不管是荷蘭或瑞典,改革是有歷程的,很重視程序正義.但反觀台灣的年金改革,好像就是一個必定失敗改革,五到十年就要修改一次,是否就會更公平不曉得,但底線似乎是不求他成功,只求解決目前財務問題。

 

以本俸乘以二的替代率,會產生人才反淘汰問題.教授的職務加給多,若以本俸去算,將來教授退休金比公務人員低,跟其他國家完全不能相提並論,要如何爭取優秀人才跟世界競爭.一個在新加坡任教的台灣教授告訴其他人,他在台灣的退休金可以領多少,被新加坡教授說還不如他們的零頭。

 

國防大學法律系教授鍾秉正。(林勝發攝)

國防大學法律系教授鍾秉正:他一直強調年資的合併,因為現在的職場生涯不是從一而終,公轉私,勞到公等,都應該可以併計,其他國家是這樣的,這樣才能把年金達到最大化.但台灣勞跟公不能併計,軍人退伍就得結清,年金是被撕裂的。

 

並且,現在的年金改革純粹是把軍公教拿出來讓大家批判,但不應該如此,國民年金跟老農津貼這次都沒講,年金是全民問題.

 

年金國家要承擔的程度,應該要分族群不同.公務人員跟勞工不一樣,公務人員跟國家有一個公法上的職務關係,勞工不高興可以走人,但失火了消防人員就一定要去救火,這是職責所在.付出越多本就應該要得到越多,應把公務員跟勞工比較很不公平。

 

只是現在民氣可用,目前的年金改革倒不如說是進行年金教育,國民對年金都懵懵懂懂,這段時間剛好讓大家關注什麼叫做年金.再來談改革.好像因為這樣,所以有一個族群就被拿出來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