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太多?祭懲罰?學界異見
教育部將徹查簽「一中承諾書」的大學,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則說,政府應尊重大學的自治精神,不要「管太多」,「大學享有高度自治權,國家才會進步。」另一位不具名的大學校長質疑:「政府自己都對兩岸政策無法說清楚、講明白,如何要求教育機構遵循原則?」
教育部預估,面臨少子化,未來十二年內,每年大學新生將一口氣少了約十萬人,從目前每年廿五萬多人,減為十五萬多人,銳減近四成,陸生成為最大助力。教育部統計,一○五學年全國共十一萬多名境外生(含研修及學位生),陸生就占了三成六、近四萬兩千人,一旦政策改變,也連帶牽動招收陸生及私校的生存。
一位私立大學校長表示,據他了解,國內有簽類似「研修承諾書」的學校,至少超過十所,多數是私校。他指出,學術交流本就不該涉及政治,但教育部祭出扣補助款的懲罰,對經營困難的私校來說雪上加霜,「人人自危、有苦難言」,形成寒蟬效應,不敢批評教育部「干預學校自治」。
立委質疑對岸大學未提供此類承諾書,基於平等交流,台灣大學不應矮化自己。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學校根本不該簽此承諾書。就算敷衍意味濃厚的「官方文章」,但若有天大陸突然翻臉,拿出「承諾書」要求約束老師,該怎麼辦?
辛炳隆認為,此一事件,教育部應建議學校不要簽此承諾書,但不需給予嚴重懲罰,更不該限縮陸生名額。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東吳英文系攜手美國名校 赴美一年可拿雙碩士 | 11/12/2024 |
媒體報導 | 【經濟日報】東吳EMBA 第三場招生說明會12/4登場 分享培育跨世代接班人才 | 12/03/2024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跨領域學士學程 8校下學期試辦 | 12/03/2024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路跑/王齊麟東吳國際超馬領跑有感 勾起兒時回憶 | 12/03/2024 |
媒體報導 | 【中時新聞網】東吳超馬》7位選手達國際標準 國內好手也刷新紀錄 | 12/03/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