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理學院創意成果競賽 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生活

  • 04/24/2025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理學院
  • 圖片標題:batch_DSC_8003_0
  • 圖片標題:batch_DSC_7650_0
  • 圖片標題:batch_S__30433298_0_0
  • 圖片標題:S__30433290_0_0
  • 圖片標題:S__30433294_0_0
  • 圖片標題:S__30433333_0_0

【理學院訊】

理學院「校園有『理』想創意成果競賽」於114年04月09日在外雙溪校區舉辦。本項競賽活動至今已邁入第10年,各學系參與師生數明顯成長,學生們之發表主題多與聯合國2030 SDGs指標連結,符合當今環境永續之世界潮流,同時多元化的參賽主題也化身成為眾多的個案教學研究主題,同學在主動學習及實務問題解決能力表現上仍然不斷提升。在創意觀點入圍決賽團隊由學系推薦校內、外專家評選後公告,並於114.04.11.公告於學院網站及創意競賽網;「創意研究組」:學系總共推薦33組同學作品參與比賽,「專利/產品研發組」:學系報名參與共計7隊,全院總參與人次為386多人次,充分提升本校師生之創意能量並深獲評審肯定。

在知識經濟時代衝擊下,世界各國無不投入新的變革,而這波持續創新的浪潮,需要跨域創新人才,具體實現具創新元素的產品或服務。東吳大學近年致力跨領域學習及第二專長課程,強化同學專業知能與軟實力,增加職場就業競爭力。尤其在臺灣天然資源不足,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當今職場最缺乏能透過創造力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的人才,理學院重視創意教育,2015年開始舉辦「校園有『理』想創意成果競賽」,透過此平台競賽方式,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讓各學系學生展出創意發想、研究成果或實體作品;2018年並增加專利/產品研發組,透過師生之專題製作及創意轉化為實際應用行動與成果,鼓勵學生參與研究及運用專業知識進行研發工作,增加自我競爭力,降低學用落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亦邀請三位學院補助新進教師分享研究心得暨成果海報展示。另以海報發表方式呈現學院補助各學系學生進行研究,期望參與學生,提升自我專業知能,建立成就感與自信心。

競賽結果,最後由物理系曾鈺珊、曾彙茵團隊的研究專題—「Thermally sensitive infra-red absorption bands from lattice incommensurability in photoelectric (CH3NH3)PbI3」贏得創意研究組首獎,該專題由物理系李文献老師指導;專利組由化學系李怡葶老師指導之李政洋、賴雅雯團隊協力完成的—「紅色多重共振材料開發」榮獲首獎;產品研發組由微生物學系張怡塘老師指導之李玥璇、周 容團隊完成製作—「開發複合型新式生物混凝劑處理原水之濁度」榮獲首獎。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賽除評選前3名外,亦頒發8名佳作、2名最佳人氣獎與5名最佳海報獎。

創意成果競賽對理學院學生而言別具意義,透過學系教師的親自指導,培養其專業能力,訓練未來進入職場所需的思維藉由競賽也同時激盪出更多創意,期待來年有更多新作品。相關海報展示網址連結如下:

【文圖/理學院卓志銘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