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第三場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坊,今天請來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建築師謝文貴等人就「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探討空間的可能」等面向與民眾開放討論。有參與民眾指出,民進黨的轉型條例是一種多數暴力,結局早已落定,中途開放人民討論是一種假民主;也有人認為,轉型正義是進行歷史修復的過程,建議每個步驟都要確實做好。
由文化部委託民間團體沃草舉辦的願景轉型工作坊,開放民眾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但因意見分歧,過程唇槍舌戰。有民眾指出,民進黨過去曾抗議多數暴力,但現在的轉型條例難道不是多數暴力?全以轉型委員會的意見為主,把最後的結局卡死,再藉由中間的討論過程假裝民主。
也有人指出,9日通過促轉條例後,中正紀念堂下方廳樓馬上就告示詢問「拆掉中正紀念談後應該要蓋成什麼樣子?」可見早已預設了結果,不相信短短幾天就出現設計圖。他認為,轉型正義是修復歷史的過程,但過程中不應出現瑕疵,程序若仍然粗糙、沒有程序正義,勢必會再發生另一次動亂,轉型正義應該要一次就到位。
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說,人民要對有權利的人抱持強大的警覺性,任何有關法案的實施,若有問題都要及時表達意見,因為公民最重要的是監督政府。她認為既然過去的傷害已經造成,現在就該釐清意義,許多歷史事件有口述歷史,但仍有許多檔案及文件沒有真正被揭露出來,執政黨的確利用某種多數優勢通過促轉法,但也能讓過去的重要史料被看見。
「轉型正義已經做過頭了!」有民眾認為,轉型正義在台灣根本不適用,因為台灣的文化都是引用中國文化或引進西方文化,例如二二八是中日戰爭的延續,白色恐怖是國共戰爭的延續,都具有它的歷史背景。此外,所有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都已領到賠償,難道還不夠嗎?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