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觀察今年大學錄取結果,「選系不選校」現象更明顯,提醒考生可注意校學士等跨域學習資源,並綜合考量實習資源與經濟負擔,作為選填志願參考。
大學問網站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入學第2階段錄取名單陸續揭曉,考生即將面臨志願序選填的抉擇關卡。
大學問網站根據放榜結果觀察,今年「選系不選校」現象更明顯,學生傾向選擇有興趣、有未來性的科系,不再執著非國立不可。
在選填志願時,大學問網站建議可從3大關鍵出發,包括關注校學士或院學士等跨領域學習資源;深入檢視課程地圖,掌握學習與出路方向;綜合考量實習資源與經濟負擔。
跨領域學習已成近年高教關注重點,大學問網站提到,台大於111學年度首創「校學士」制度,讓學生可跨學群修課、規劃自己的跨域學士學位;教育部今年擴大試辦,陽明交大、成大、清華、台師大、政大、中央、東吳、長庚等8校共同參與,成為全台首波推動校學士的大學。
大學問網站指出,這8校開放校內學生申請組合微學程、學分學程或雙主修等課程模組,鼓勵彈性選課與自主學習,東吳還推出「人社院學士」,強調人文與社會科學整合學習,對尚未明確職涯方向或期望發展多元專業的考生,提供更寬廣的選擇空間和未來跨界競爭力。
考生填志願除了著重校名與分數落點,大學問網站建議,也要檢視錄取各科系的課程設計與未來出路,例如同樣是資工系,有些學校重視理論基礎與研究,有些則強化實作與業界應用,對未來職涯發展路徑影響甚鉅。
如果同時錄取普通大學和科技大學,大學問網站認為,考生應根據自身需求做選擇,科大多與企業合作緊密,實習與產學機會豐富,有利於銜接職場、快速就業,普大在研究資源與進階學術發展較具優勢;此外,若錄取學校較遠,也應評估在住宿與生活費上的負擔。(編輯:張雅淨)11406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攜配音聲優開課 帶領學生探索聲音藝術 | 通識教育中心 | 08/28/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開AI及機器人培訓課 結合輝達技術育才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08/26/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設半導體學分學程 實作訓練結合參訪實習 | 理學院 | 08/20/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分發入學老牌私校、公校缺額多在音樂系 校方:為招收多元樂器別 | 教務處 | 08/14/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擊敗少子化 東吳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招生成績斐然 | 教務處 | 08/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