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系】
由台灣應用心理學會與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9月27日在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舉行。今年大會以「心靈不再焦慮—AI時代下全人幸福的追尋與實踐」為主題,廣邀心理學領域之學者、實務工作者與學生齊聚,共同探討在快速變遷的科技社會中,人類如何調適心理狀態並追求全人幸福。
當前科技快速發展,從網際網路發達、社群媒體出現,再到人工智慧(AI)的日漸普及與強大,皆對人們生活的各面向產生巨大改變。科技帶來便利,也帶來諸多不確定,焦慮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經驗。本次年會主體即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透過心理學專業視角,探討安頓心靈、維持心理健康、提升適應力,最終促進全人幸福之課題。
年會開幕式由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林君昱理事長、本校王世和副校長、理學院王志傑院長、心理系王韋婷主任依序致詞,為大會揭開序幕。上午的兩場主題演講,聚焦在AI與人類心理的深度對話。第一場由國立臺灣大學葉素玲特聘教授主講「AI 時代下的人類獨特性:心靈、意識、與全人幸福的追尋」,深入探討AI時代下人類心靈有哪些部份可能被AI取代、哪些部分可能不會被取代,亦即關注人類心靈最後的獨特性。第二場演講由國立中正大學戴伸峰教授主講,主題為「AI 時代,社會需要甚麼樣的心理學?」,從犯罪心理學角度切入,探索AI時代下的未來心理學走向。
除了中午時段的壁報外,下午尚有兩場特邀論壇與多場小型研討。第一場論壇由銘傳大學顏志龍教授主講「論文不再焦慮:從產生題目到寫完論文」,深入淺出地分享論文撰寫策略,吸引眾多學子專注聆聽。第二場論壇由本校心理學系汪曼穎教授擔任召集人,邀請多位執行USR計畫有成的學者,分享心理學如何透過行動促成社會改變。與論壇同步進行的多場小型研討,主題包括:「當AI 遇上心理學」、「心理學的介入與成效」、「探索心理力量」、「心理學的主觀與客觀」、「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壓力的多重宇宙與韌性展現」等。
本次年會不僅回應了AI時代的焦慮感,也展現心理學界共同追求全人幸福的願景與努力。從研究到實務,每一場演講與論壇都在告訴我們:或許科技與AI可以迅速改變世界,但對於人類心靈的研究理解及實務行動,將是通往全人幸福的關鍵。作為共同主辦單位,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期待以此次年會為起點,持續凝聚更多心理學界的力量,為AI時代的人類幸福做出更多貢獻。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2025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東吳舉行 | 10/08/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6位教授入榜ScholarGPS及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學者及科學家 | 10/01/2025 |
校園頭條 | 「嘿,我找到你了!」公館青少年講唱會 在迷惘中給予溫暖回應 | 10/07/2025 |
校園頭條 | 跨國跨域共融 宮崎大學教授分享地方創生新契機 | 10/01/2025 |
校園頭條 | 第5屆好師Mentor計畫啟動 校友導師傳承寶貴經驗 | 10/0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