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以「士林學」接軌在地 以人文思維走向國際—王世和副校長談未來人才新方向

  • 10/30/2025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評鑑組
  • 圖片標題:遠見雜誌採訪1
  • 圖片標題:遠見雜誌採訪2

【評鑑組訊】

本校創校125年,在高等教育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浪潮中,以人文精神為底蘊,以「士林學」為實踐核心,走出象牙塔,深耕在地。《遠見On Air|未來人才》節目特別邀請本校副校長王世和,分享學校如何以大學社會責任(USR)為基礎,推動校園永續與社區共榮,打造結合實作與思辨的教育新典範。

王副校長在節目中指出,「士林學」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結合社會實踐、人文探索與跨域合作的教育精神。東吳透過政治學系、社會學系及中文系等師生的共同參與,深入挖掘士林、北投地區的地方文史,並以行動研究串連社區情感,讓學生在學習與實作中理解人文關懷與社會創新。這樣的在地連結,使大學真正成為社區的夥伴,也讓USR成果能持續回饋教學現場,培育能夠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未來人才。

面對AI時代帶來的挑戰,王副校長分享,東吳並未將科技視為威脅,而是積極將AI應用於教學與學習環境中。從設立NVIDIA智慧教室,到推動跨域學分學程,學校致力於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的學生。他強調:「AI不能取代人文,而是讓人文更有力量」,這正是東吳推動永續教育的重要理念。

最後,王副校長也分享,雖然USR計畫並未直接與教師升等制度連結,但學校透過制度設計與資源支持,鼓勵教師跨出研究室,走入社區,讓「研究、教學與服務」三者相互呼應,展現東吳大學社會責任與教育創新的新樣貌。  

歡迎收聽《遠見On Air|未來人才》節目—王世和副校長專訪: https://reurl.cc/MM7A54

【文/評鑑組、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