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約從2000年開始推動,至今各大學成立不少文創相關科系。台北市前文化局局長、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表示,如果只是臨時改變沒有做到觀念上的改變,換名字是沒有用的。
劉維公表示,系所要與文創結合,必須紮紮實實改變,不只要大學努力、老師努力,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也要為年輕人爭取下一個發展的舞台,「如果政策沒有改變,政策要負責」。
並指出設立文化創意相關科系大方向沒有問題,因為大學得面對大環境的改變,要考量學生就業的機會,讓學生思重新思考目前唸的科系與未來出路的關聯。
他強調,過去高等教育都強調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的英文縮寫第一個字),沒有注重到內容產業,但兩種人才都要培育。他說,尤其人工智慧的趨勢下,未來會被取代可能是技術類的東西,比較不會被取代的應該是內容產業如文化創意等相關人才。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攜配音聲優開課 帶領學生探索聲音藝術 | 通識教育中心 | 08/28/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開AI及機器人培訓課 結合輝達技術育才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08/26/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設半導體學分學程 實作訓練結合參訪實習 | 理學院 | 08/20/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分發入學老牌私校、公校缺額多在音樂系 校方:為招收多元樂器別 | 教務處 | 08/14/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擊敗少子化 東吳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招生成績斐然 | 教務處 | 08/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