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陳潔于報導】
本校人權學程於2019年4月11日,邀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社會責任負責人吳世宗會計師,與學生分享商業與人權的關聯,以相關實務經驗來說明企業負擔社會責任對企業本身與社會大眾的影響。
根據過往觀念,營利為企業的首要目標,獲利者通常是企業老闆或是股東。然而企業在經營、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很大部分是由社會大眾買單。企業若期望永續經營,除了獲利能力外,還須思考如何將轉嫁給社會的成本回歸企業本身,並顧及包括員工、供應商、環境等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
企業社會責任分為3個構面:環境、社會、經濟。與人權相關的議題包括性別平等、勞工權益等多集中在社會,但其實只要與人有相關的部分,例如氣候、生態議題,都與人權關係緊密。
企業社會責任鼓勵企業以系統性的方式公開相關資訊。吳會計師表示,實際與企業接觸之後,發覺有為數不少的公司雖然有顧及社會責任,卻因觀念了解不夠全面,不清楚公開資訊的目的為何。因此,相關工作者需要與企業溝通、解釋。例如針對一家食品廠說明編製企業責任報告書有哪些益處,除了讓員工了解該公司的營運營運狀況及理念並增加認同感,也讓供應商知道其與該公司的每筆資料都有清楚記錄,預防供應商卸責,最大的目的是可以提昇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信心。
吳會計師更以國內外案例說明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做法。如戶外休閒品牌Timberland發起種植植被活動,改善沙漠化對環境與附近居民的危害;金融業國泰金控推出幸福守護安養信託,保障高齡者與其家人未來生活;台達電設計節能產品,落實節能減碳;勤業眾信訂定每年Impact Day,讓員工投入公益活動。企業重視社會責任不再只是捐錢,而是直接從內部員工、產品設計著手。私部門組織內的動員往往較政府政策實行更快速且有效率,但國內企業仍以中小企業佔多數,亟需政府協助轉型,企業才有餘力落實社會責任。
企業面臨的問題五花八門,會計師與企業的關係也發生改變,以往企業與會計師只在帳目上有往來,現在企業的經營狀況、永續發展、其他風險因素也都與會計師息息相關。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趨勢漸起,商業活動需要更了解與人有關的議題,因此,企業的工作團隊除了會計師之外,還得召集其他領域的專家,才能成為企業最佳的策略夥伴。
【文/會計三陳潔于 圖/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賀!商學院育成中心彭仁鴻執行長 獲管理界最高榮譽「呂鳳章先生紀念獎章」 | 10/28/2024 |
校園頭條 | 恭賀李韋宏學長 榮獲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創新經營獎 | 11/22/2024 |
校園頭條 | 全國資訊創新競賽 東吳資管系再創佳績 | 11/21/2024 |
校園頭條 | 校級赴外交換研修說明暨分享會 鼓勵同學赴海外研修 | 11/21/2024 |
校園頭條 | 韌性校園 永續大學成果展暨AI黑客松競賽 展現高教深耕計畫豐碩成果 | 11/21/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