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從大稻埕舊業維新 看創業過程的必要條件

  • 06/14/2019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
  • 圖片標題:59874760_2326846034045092_3508010716210659328_o.jpg
  • 圖片標題:60742824_353935588441634_4626796576663142400_n.jpg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魏欣如報導】

本校實踐家創創基地本學期共規劃5場創創小聚系列演講活動,期許透過創新思維與經驗傳承的分享,讓參與師生能從中汲取創業的養分,5月8日在城中校區游藝廣場創創基地舉辦的第3場演講「舊業維新:大稻埕進化論」,邀請大稻埕地區藝埕文化街屋創辦人周奕成,分享輔導舊街區創業的過程與經驗,並透過復興大稻埕街區的實務案例分享,讓參與師生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周奕成首先點明,創業是自我教育的過程,更是一種生活樣態的全然改變,在改變工作型態的同時,生活形式、態度、思維模式都會有嶄新的樣貌。所以他提醒有創業規劃的人,應該好好思索創業這種「生活模式」適不適合自己,千萬不要隨波逐流,貿然創業。

談到地區藝埕文化街屋的經歷,周奕成表示輔導創業有三大關鍵:創業聚成、街區營造與文化運動,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不同於以往創業育成的思維,他認為「育成」的進行模式多半是將創業團隊當作嬰兒,給予很多創業課程、鼓勵團隊爭取政府補助資源,但不見得對於創業有幫助。因此,唯有真正投入創業的「實作」,才能讓新創團隊有更多發展可能,與其只是不斷授課,不如讓創新團隊直接落實創業計畫,並將所有創業團隊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創業的環境,讓彼此互相學習、相輔相成。

其次是營造創業環境的多元街區生態,打造街區共生共榮的創業環境。以大稻埕街區營造為例,周奕成在規劃街區時,便特別引進多樣態的商家類型,讓街區充滿多元的產業型態,過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還是要帶進「創新團隊」,才能讓街區充滿創業的養分。最後則是文化運動,賦予街區一個定位與新生命。以大稻埕街區來說,舉辦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即是文化運動的代表作,象徵鼓勵創作的氛圍和環境,透過創作的堆疊,文化會更有厚度,對地方的發展也會有長遠的幫助。

最後,周奕成提到,在評估是否輔導創業團隊的過程中,營運計劃、產品故事或是創業規劃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產品和人品這兩大關鍵。產品指的是是否有獨特的技術或亮點,能得到消費者青睞;人品則是創業團隊對於開創事業是否有足夠熱忱和執著,畢竟創業是種新生命的開始,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文/政治四魏欣如 圖/政治四魏欣如、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