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很猶豫用「鯰魚效應」這名詞,因為在學說背後,不論是被刺激的沙丁魚,或是執行刺激的鯰魚,都沒有很好的結局。
金管會上月底宣布開放三家純網銀設立,實際上現有銀行已經可以經營網路銀行業務。「網銀」應該是「業務」而不是「機構」,主管機關把純網銀當機構開放,號稱是期待發揮「鯰魚效應」,希望刺激一下現有銀行,但以鯰魚或沙丁魚的結局觀之,這代價都不小;而以電子商務發展經驗來看,純網銀未來可能走向「虛實整合」最有綜效。
我很久沒上銀行辦理存匯,連我這種老世代都這樣,何況是年輕人。網銀業務已經是趨勢,須臨櫃的業務愈來愈少,除了財富管理外,基本的存款、提款、轉帳及匯款,都不用再臨櫃辦理。
主管機關應鼓勵現有銀行發展網銀業務,但現有的銀行在主管機關保護下,動作可能很慢,所以金管會開放「純網銀」執照,想要產生「鯰魚效應」,刺激一下現有銀行的發展,「但這代價太大了」,只怕刺激出問題來。
可能刺激出那些問題?第一,可能產生惡性競爭。第二,金融紀律能否再繼續維持?因傳統銀行業者畢竟還是很重視紀律,新進者會否用同樣標準就很難說,這不是暗示新進來者沒紀律,但主管機關期待你做鯰魚嘛,鯰魚總是比較活潑一點。
鯰魚競爭是很兇悍的,若要純網銀當「鯰魚」,又不希望他太兇,做「掠奪式」的競爭,對「鯰魚」來說是有點困擾,而且要如何定義「掠奪式」競爭?
媒體報導去年金管會決定開放兩家純網銀,是因已有兩家銀行被整併掉,但以此決定開放家數,理由有點牽強,因被併退出市場的銀行,客戶並未流離失所、錢都抱身上,而是被其他銀行吸收,客戶仍享有金融服務,不是金融流浪兒。
網銀業務有發展前途,因真正需要臨櫃辦、有複雜度的愈來愈少,所以網銀只是個業務,若定位是業務,就不會有開放純網銀設立問題,也不會有二家變三家等家數問題。
而開放「純網銀」設立的真正目的不一定能達到,何不鼓勵現有的傳統銀行,好好把網銀業務做起來。
外界好奇,三家純網銀最後能存活幾家,未來純網銀若能存活下來,「會有人被擠出市場」或市占率減少;當然純網銀最後也有可能去併實體銀行,因鯰魚太有活力,就像網路商店也希望有實體店面一樣,「虛實整合」。
「純」什麼都是偏激的講法,因經營本來就應多元化,一個機構有網路的業務,也有實體的店面,像亞馬遜也開了實體書店,Online(線上)、Offline(線下)都可做,要綜合才比較有商機。也許比重不同,專長在網路的,虛擬業務就比重多一點,專長在實體的,實體業務就比重多一點,若只做一種,以過去電子商務發展來看,不太容易。
現在大部分實體店面,都有網路業務,虛擬商店也有幾家代表的實質店面,互相幫襯。當年發展金控,金控旗下有銀行、保險、證券,銀行跟保險業務相互支援,也是一種多元化經營,發揮綜效。
金管會規定,純網銀不能設實體分行,但當純網銀發現有一天需要實體通路時,就是「虛擬整合」的開始。
純網銀現階段也許可以做傳統銀行網銀業務的「鯰魚」,但長期下去如果只限線上業務,彈性及業務經營活力少,可能就不是「鯰魚」了,失去發揮效益的機會,而這中間的時間可能相當短,很有可能短到在純網銀開業之前就發現,有實體業務更好,可能籌備時就已發現了,但為了銀行執照只好這樣規劃。(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口述,記者邱金蘭整理)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日文系促文化交流 獲日本外務大臣表彰 | 08/09/2024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日文系促文化交流 獲日本外務大臣表彰 | 08/08/2024 |
媒體報導 | 【遠見雜誌】傳承與創新 東吳百年品牌力 | 07/08/2024 |
媒體報導 | 【CHEERS】傳承東吳大學百年優良傳統 打造國際級教育品牌 | 07/08/2024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簽約英國前30大名校 讀4年獲學碩雙聯學位 | 06/2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