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吳詠琳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演講緊跟時事腳步,原本今天在東吳大學打算講「關心慰安婦的時代意義」,有鑑於近日邦交國的流失,臨時更換主題,9月25日以「如何因應當前的外交危機」為題,在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大方分享他的外交經驗和成果,現場受到東吳大學及慕名前來的學生熱烈歡迎,擠進超過200名學生,甚至樓梯間也都被學生坐滿!
最近台灣外交氣候起變化,5天之內,太平洋友邦所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兩國內先後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表示,我們的邦交國總數從22國降為15國,創下中華民國史上來最低!蔡總統執政3年多,已經丟了7國,超過陳水扁前總統8年失去6國的紀錄。雖然這次斷交,美國副總統和國務卿都有從中協調,但終究徒勞無功,馬英九認為,基本原因在於蔡政府破壞了「九二共識」所建立的兩岸互信。他也提到自己執政8年期間,僅失去一個甘比亞!
馬前總統提及,他任期間內,也遭受中共打壓,但堅持以「和陸,友日,親美」做為外交的基調,使得邦交國擁有與兩岸一同打交道的空間,並且一中原則並非如是鐵板一塊,像大陸的邦交國當中,不少對“中共對台灣有主權”存有模糊的態度,以跟大陸簽公報的143個國家為例,有58國承認中共擁有台灣主權、但也有56國沉默,以及29國採取模糊的態度。
在東吳大學兩個小時的演講,和學生互動十分熱絡、絕無冷場,至於未來的外交政策,馬前總統表示,與美國、澳洲等國討論用處不大,台灣必須自己摸索出來道路,進行「活路外交」,成為和平的締造者。例如,中華民國曾派農業技術團,曾到近日斷交的所羅門群島,教當地居民種稻子,有效解決了當地飢餓的問題,甚至還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賣給紐西蘭。所羅門群島在1998年到2003年期間發生內亂,中華民國並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撤離大使館,對邦交國不離不棄,這一份情誼確實被邦交國所重視!在活絡外交上,台灣還能扮演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愈商機創造者,和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加強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馬前總統豐富的外交經驗,和學生們近距離交流,無疑給東吳學生上了寶貴的一課!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校園頭條 | 東吳商學院與實踐ETPIB共學 走訪長庚醫療集團見習永續金融典範 | 11/05/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以「士林學」接軌在地 以人文思維走向國際—王副校長談未來人才新方向 | 10/30/2025 |
| 校園頭條 | 第12屆台日亞洲未來論壇暨2025東吳大學東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USR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 10/30/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資管系攜手企業打造學生職涯新契機 114就業暨實習博覽會熱烈登場 | 10/28/2025 |
| 校園頭條 | 開拓國際視野絕佳機會 即日起受理赴海外交換研修申請 | 10/2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