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處訊】
中文系羅麗容教授發表最新期刊論文
從「婁敬」到「劉文龍」、「劉希必」──論南戲對潮州正字戲之影響
作者:羅麗容
戲劇學刊
期:29 頁碼:103-136
出版日期:2019年1月(THCI)
摘要:
元開國以後南戲漸衰,至明成化、正德年間又開始發展起來;明代的南戲,是以流播到各地的溫州雜劇為載體,衍生出各種不同的聲腔。1975年12月中國潮州市鳳堂公社,後龍隴山園地出土了《劉希必金釵記》手鈔本一本,屬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文物,故學界稱之為「宣德本《金釵記》」。篇題之名目曰:《新編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也就是《劉希必金釵記》是採用較為通行的正音念唱表演的,賓白不免摻入少數潮州土音;然從曲牌與文字看,應與南戲密切相關,可以說是南戲流傳到潮州,形成潮劇第一個階段的明證。
本文以宣德本《金釵記》為主,現存二十一支佚曲的宋元傳奇《劉文龍菱花鏡》為輔,並參考其他相關的南戲,作多方面的比較研究。發現宣德本《金釵記》至少在五個面向上,保留了早期南戲湮沒的一些面貌,也是宋元南戲傳到明代,產生了變化、發展的最佳證據,同時也說明了一部古代戲曲史,就是每個時代的戲曲不斷地往前拓展、創新所形成的軌跡。
據此,所探討宣德本《金釵記》與宋元傳奇《劉文龍菱花鏡》有一脈相承關係的項目如下:
一、取材命題方面之影響
二、宋元南戲體制之保存
三、對早期南戲之接受與劇目的保留
四、對《劉文龍》劇情的繼承與改編
(研究事務組小提醒)教師如有最新發表於AHCI、SSCI、SCI、EI、TSSCI、THCI、「東吳大學外語學門獎勵名單」之期刊論文,歡迎將相關資訊e-mail至rad@scu.edu.tw,研究發展處將會公告於校園頭條,以廣交流。
【文圖/研究事務組郭玟圻專員】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