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媒體報導

:::

【經濟日報】培育人才 提升國際金融地位 |李述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 12/12/2019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

培育人才 提升國際金融地位

 
 

 

「如何打造我國亞太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金融人才」座談會於12月4日舉行,福邦創投董事長黃顯華(左起)、東吳大學企管系講座教授李述德、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黃達業、臺北大學學術副校長陳達新。 財經立法促進院/提供

 

 

 

黃達業:把餅做大 適度提高待遇

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黃達業認為,台灣未來發展應要往亞洲區域金融中心邁進,未來會做東南亞的生意、韓國的生意、日本人生意,當然還有中國大陸的生意,認為台灣必須重視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市場,因此,高級金融管理師是相當重要的執照。

黃達業出席本月4日舉行的「如何打造我國亞太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金融人才」座談會,會中針對如何培養國際金融人才,做出以上論述。他指出,台灣金融人才相當優秀,但法規束縛太多、人才待遇太低、所得稅太高、稅後薪資所得太低等問題。

他表示,台灣金融業應該要把餅做大,例如兆豐金控、富邦金控、中國信託金控等大型金控,其董事長、總經理年薪都高出中小規模金控,黃達業說,不論是金融業或是大學教授待遇都屬偏低,台灣該著墨的應是:如何提升大學教師待遇,以及如何提升金融人才待遇。

 

經濟日報提供

 

 

 

 

黃顯華:留住菁英 政府須提規畫

福邦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顯華認為,其實人才培養在台灣不缺,重點是如何留住優秀人才,建議政府須了解國際金融中心對台灣的重要性,才能給予更具體的規畫。

黃顯華出席本月4日舉行的「如何打造我國亞太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金融人才」座談會,會中做出以上論述。

黃顯華說,無論是調整稅率、改善理專專業程度、以及培養英文能力發展,或是思考改良出入境辦法、讓外國人配偶來台更方便,都是育才、留才與招才的方法。

但他說,更重要的是,歷屆政府並沒有思考台灣怎麼成為亞太區域金融中心,並沒有一個整體報告,國際金融中心對台灣重要性是甚麼,因為沒有具體的規畫,所以整體效果不彰。

而對於想要成為國際性金融人才,黃顯華指出,必須具備三大特質,第一為金融技能,例如學會一般金融產品設計,第二,了解國際法規、國際稅務,第三,要有職業道德。

李述德:學用合一 證照納入課程

東吳大學企管系講座教授李述德指出,台灣想要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必須從學校開始,就為學生塑化金融國際化思考能力與塑造氛圍,並積極推展國際CFA、CFP等英文執照,及AMFA適合亞洲華人地區的金融管理人才執照。

李述德說,假設學校課程納入證照成為必要條件,將可望落實學用合一,學校培育與業界業務結合,學程方面列入課程,學生畢業就能順利進入職場。

不過他強調除了學校育才,企業也必須透過在職訓練,讓台灣人才擁有專業與職業道德能力。

李述德出席本月4日舉行的「如何打造我國亞太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金融人才」座談會,會中做出以上論述。

他指出,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例如投資中心、理財中心等,因不管是商業運轉、人流、物流、資訊流等,背後都是金融流,涉及資金收付、存儲、借貸等。

陳達新:發揮優勢 朝四方向改進

國立台北大學學術副校長陳達新指出,台灣要成為亞太區域的金融中心還有一段路要走,至少有四大點必須突破;第一是英文不夠國際化,第二需更重視專業證照,第三為金融市場太小,第四則涉及移民政策與稅務問題,都必須適度開放與接軌國際。

陳達新出席本月4日舉行的「如何打造我國亞太金融中心所需的國際金融人才」座談會,會中做出以上論述。

他說,很多人覺得台灣太小,例如自己最近接觸到企業,比起中國上海或新加坡,更重視台灣方便的地理位置,而將亞太訓練中心設立在台北,可見國際企業也認可台灣地理位置地的確有其競爭優勢。但台灣想要成為亞太區域金融中心,陳達新建議,可以朝四方面改進。

第一,英文發展要更加強。第二,建議應該建立學生畢業前就考上高階證照的風氣。第三,配合開放法令、給予更豐富金融商品,將可更吸引更多台商或其他資金流入。最後,針對白領階級移民政策研究、吸收國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