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鄭宥勝報導】
本校社會系於109年11月3日在外雙溪校區B408舉辦《報導者入門》講座,特別邀請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編輯部記者嚴文廷主講公共議題的深度調查報導,現場座無虛席,同學各個專注認真聆聽。「報導者」是在2015年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透過尋找、還原與探究事件,來完整呈現整體事件始末,讓讀者可以看見整件事情的經過與背景資訊。報導者歷年來做了許多社會重大公共事件的報導,像是台鐵普悠瑪出軌、華航罷工、同婚合法化、通姦除罪化或南鐵東移,均是報導者嘔心瀝血的報導。
記者嚴文廷首先介紹調查報導與一般報導最大的差異在於,一般報導只是簡單陳述一個事件,比較沒有深入探討整起事件的因果關係;而調查報導注重的是深入探討與抽絲剝繭,需要進行非常足夠的背景資料蒐集與分析。完成一則調查報導的字數大約三千字,內容為深入的因果關係探討,從事件的背景因素到起源再到過程結果與未來改變,這樣完整性的內容才算是調查報導。
調查報導就像拼圖,需要透過拼湊才能找尋或還原真相,所以大致上是以揭發弊端或是犯罪事件為主,在鋪陳上是用意象與現場重建的方式來進行,因為讀者沒有經歷過這個案件,所以前情敘述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在撰寫一個調查報導前,要思考的是選擇的主題為什麼讀者需要看,以及為什麼要現在寫,是否具有新的角度或意義,先問自己這些問題,對於撰寫報導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數位媒體盛行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是記者,只要願意蒐集資料和加以分析,便能將整理得出的結論撰寫成一篇文章報導,同時搭配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
【文圖/政治四校園記者鄭宥勝】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校園頭條 | 東吳人社院與故宮深化合作 共賀故宮百年院慶 | 11/06/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巨資學院導師輔導知能研習 聚焦教師在多元性別與性騷事件中的輔導指南 | 11/06/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商學院與實踐ETPIB共學 走訪長庚醫療集團見習永續金融典範 | 11/05/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以「士林學」接軌在地 以人文思維走向國際—王副校長談未來人才新方向 | 10/30/2025 |
| 校園頭條 | 第12屆台日亞洲未來論壇暨2025東吳大學東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USR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 10/30/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