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劉冠伶報導】
你認為說話重要嗎?說話是想像中的容易嗎?本校會計系於109年11月18日,在城中校區2123教室舉辦「說話的藝術—商業溝通與辯論的語言之美」講座,邀請本校會計系107級畢業校友,現任職於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CDPA)執行秘書的蘇漢賢學長,分享從大學時期到職場,對於說話的經驗與體悟。說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一門大學問,學長透過本次演講,讓學生們敞開對於說話藝術的大門。
表達一共分為五大類,分別為演講、溝通、說服、談判與辯論,每一類代表不同的權力流向與表達要領。例如:「演講」是權力的形成,主要為吸引觀眾,並且引導觀眾認同演講者欲表達的內容;以「談判」而言,權力在雙方,也就是雙方皆有權力轉換利益、妥協,達成談判的目的。「在有目的性的表達時,首先必須分析權力的流向,以免誤用表達策略。」蘇學長舉例,就如同我們會與客戶「溝通」,但是不會和客戶使用「辯論」的表達方式。
表達一定是依內容取勝嗎?美國心理學家麥拉賓發表的3V原則提到,說話者影響聽眾的關鍵當中,語言(Verbal)只佔了7%,而其他外在影響甚多,像聲音(Vocal)佔38%、視覺(Visual)佔55%。因此,學長認為溝通不是只有內容準備好,還需揣摩、練習,注意被溝通者的感受,才容易取得他人信任。學長亦分享在表達上,應減少主觀用詞,多使用論證,來增強說話內容的可信度,若時常運用「我覺得…」不僅顯得不夠客觀,更容易使信任關係瓦解。
「所謂的會說話,其實就是在沒說話的地方下了更多苦工。」蘇學長表示,他在大學時期參與東吳正言社,比賽前時常需要查詢大量資料,以作為支持觀點的論證,學校的「東吳資料庫」即存放著許多期刊文獻,因此鼓勵學弟妹們應多加利用校內資源,裡面蘊藏著許多寶藏,等著各位去挖掘知識。
只要釐清表達策略、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並運用適當的表達方式,人人皆能體會說話的藝術。
【文圖/國貿四劉冠伶】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