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鄭宥勝報導】
本校政治學系於109年11月30日在外雙溪校區普仁堂,舉辦「德國的發展與展望」演講,特別邀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沈有忠教授擔任主講人,沈有忠教授專長為政治制度與憲政選擇,在德國的政治領域方面也有所研究,更在2018年出版「德國再起:透視德國百年憲政發展」一書,來詮釋德國過去與現在的政治演進,而沈教授透過這次的演講告訴同學當今的德國是如何壯大,以及瞭解現在的德國又遇到哪些問題。
回顧高中的歷史課本,俾斯麥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他又被稱為鐵血宰相,帶領當時德國各邦抵禦外族的入侵,並強化國力與軍力,將失去的國土收復,創建具統一代表性的德意志帝國。這樣的統一模式,也影響德國後續不同時期所採取的方式,也就是始終環繞著聯邦國的概念,讓德國人具有團結與合作的精神,並受外界讚揚,這也就是現今的德國之所以能領導歐洲聯盟(區域型組織)的原因。
但反觀現今的德國,雖然在歐洲聯盟裡依然扮演著領導的角色,但是其國內各項內部問題已經浮現,甚至正在侵蝕德國這個國家的根基,從前幾年的接納大量難民,再到近幾年經濟下滑,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已經出現反對當前政府的聲浪。尤其是2013年成立的另類選擇黨(簡稱AfD),所主張反對歐元和質疑歐洲聯盟的必要性、反對族群多元化及伊斯蘭文化等,已經在社會引起廣大的討論,更吸引了不少民眾的支持與擁護,此黨更在德國2017年國會大選中拿下13%的票數成為國會第三大黨,震撼了德國政治圈。
由於社會中存在較兩極化的意見,導致社會輿論演變成了民粹主義,各式各樣批評政府或仇視外來族群的仇恨言論排山倒海而來,甚至激化部分國民以暴力行動來表達不滿,這是德國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內憂(經濟、仇恨)與外患(歐盟體制的維持)的雙重影響下,德國如何能維持穩定並回復以往的榮耀,還要看梅克爾政府如何安撫反對勢力的聲音,並作出相對應的改革。
【文圖/政治四校園記者鄭宥勝】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