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境藝術節由東吳大學文舍明日聚場和胡氏藝術聯手打造,搭配手機APP「方寸之間+」,讓藝術家的AR作品在東吳大學實體校園中無限延伸。
東吳大學綠色籃球場,在手機鏡頭下,出現多名游泳者前後穿梭,木棧道上則有虛擬校狗慵懶地躺著,法學院門口則浮現不少大人物的頭像,北韓領導人等也在其中,和民眾一起進行「印度式搖頭」。
東吳大學最新地標、野豬雕塑「回歸」也有新創意,十幾名學生和原住民藝術家巴豪嵐.吉嵐相互激盪,透過APP,將實體雕塑與學生著色的野豬圖騰做結合。巴豪嵐.吉嵐表示,野豬是他生活中一部分,而當創作到了校園,希望能融入為東吳大學的一部分。
除了AR技術之外,藝術家洪譽豪也用VR(虛擬實境)技術和3D掃描,記錄東吳的現在與過去,戴上虛擬實境裝置,就能走進東吳的時間迴廊。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實境藝術節不只是推動美學教育,也推動科技新興教育,這是東吳大學現在與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編輯:陳政偉)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攜配音聲優開課 帶領學生探索聲音藝術 | 通識教育中心 | 08/28/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開AI及機器人培訓課 結合輝達技術育才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08/26/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設半導體學分學程 實作訓練結合參訪實習 | 理學院 | 08/20/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分發入學老牌私校、公校缺額多在音樂系 校方:為招收多元樂器別 | 教務處 | 08/14/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擊敗少子化 東吳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招生成績斐然 | 教務處 | 08/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