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謝瑜庭報導】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在網路上流傳多時,但當記者真的那麼容易嗎?檯面上光鮮亮麗的主播,私底下又有什麽不為人知的故事?110年3月25日東吳大學政治系系友座談會,邀請到曾任台視主播,現為立法院游錫堃院長辦公室機要的洪婉臻學姐,以及東吳政研所畢業,主跑社會線,現為周刊王文字記者的謝仁烜學長,分享精彩的新聞業工作經歷。
從政治系畢業後,洪婉臻考取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曾任職於多家新聞台,甚至擔任澳門的澳亞衛視主播,簡報上一張張與多位重量級人物的合照,專業的現場連線畫面,能接近一般人難以觸及的世界,正是新聞媒體業的迷人之處。而鎂光燈背後,卻是高壓、低薪、長工時的工作環境。好不容易,坐上主播台,怎麼解決檯面下的鬥爭更是一門學問。像是她在澳亞衛視擔任主播時,年紀輕又非當地人,有次在新聞開播前,她竟被反鎖在梳化室,電話怎麼打都不通,最後從窗戶爬出去,在十分鐘內趕上現場live直播。
除了危機處理能力,洪婉臻鼓勵學弟妹早點設定目標,累積能量,並堅定的往前邁進。另外,「人脈」也相當重要,剛成為院長機要秘書時,立法院「東吳幫」的學長姐曾給予她許多建議,即使不是在政治圈,也會因為東吳人的情份,多些照顧。因此,平時就要和同學、學長姐培養好關係,一旁的謝仁烜也同意,他認為一點一滴累積的人脈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東吳政研所畢業的謝仁烜,在新聞台擔任助理編輯兩年後,開始跑社會線,舉凡燒殺擄掠、天災人禍,都是社會線的管轄範圍,所以必須24小時待命。例如2018年花蓮大地震時,已經連續上班17小時的他,剛坐下吃飯,就接到長官電話要他回公司,一路忙到凌晨三點才離開。在重視時效性的新聞媒體業,脾氣急躁,是媒體人的特性,謝仁烜在菜鳥時期,曾因採訪畫面無法使用,被長官拍桌大罵。因此,他建議想從事這行的學弟妹「抗壓性要很高,內心要足夠堅強」。而沒有大眾傳播背景的謝仁烜,則提到政研所的紮實訓練,培養他對議題的掌握度,碰到特殊社會事件,比起新聞系出身的同行,能更快進入狀況。
記者秉持對新聞業的熱愛,不論日夜、晴雨,堅守工作崗位,傳遞最新消息給大眾知道,洪婉臻學姐和謝仁烜學長大方不藏私,真心分享在新聞業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讓學弟妹們深入了解記者這份職業的艱辛,而不是停留於刻板印象。
【文/社會三謝瑜庭 圖/社會三謝瑜庭、政治系系辦公室】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