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采蓁、李韋萱報導】
現今擁有第二外語已被視為不可或缺的能力,但要如何有效且自動自發的學習,想必是多數人都會遇到的課題。本校學生學習資源組於110年4月30日,在外雙溪校區G101會議室,舉辦「從宅男到即興表演者,前Google工程師的語言學習經歷」講座,邀請到能流利說出多國語言的前Google工程師Lsaac Myers(小邁),來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在學習語言時的心路歷程,希望在場的每位參與者皆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學習模式。
談到在國外學習中文的經驗,小邁經常與朋友用中文溝通,因為跟他們相處在一起覺得講中文非常有趣,在一次次表達中逐漸學習並進步。而喜愛學語言的他,從中摸索到如何有效學習語言的系統,他也運用學習中文的方式去學其他語言,曾學過西班牙文、德文、中文等六種語言。而小邁也提及,學語言包含三個重要的元素:玩心、模仿和有意義的連結。
「玩心」是學習一門語言中最容易上手的心態。指的是沒有特別的理由,只是單純的渴望、熱愛該門語言,運用「即時的表達」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即興思考會給我們最直接的玩性,在互動中能快速學習,沒有任何目的「It's fun」就是最佳狀態。
「模仿」可藉由找尋自己的語言父母達成,語言父母意旨能夠教導自己目標語言的任何對象。小邁表示,語言父母必須要有耐心,且教導目標為溝通而非糾正,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會愈來愈敢表達,熟練該語言也不會是件遙不可及的夢想。
最後「有意義的連結」是指可以讓我們不放棄學習的理由,像是因為學語言可以與喜歡的朋友相處,所以有堅持下去的動力;瞭解更多語言,可以接觸更多有興趣的文化、資訊等,或是因為想和偶像講相同的語言所以努力學習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連結,當理由愈貼近自己的生活時,越容易有動力學習,進而流利地說出該語言。
語言是人類用來思考跟溝通的管道,多學會一種外語便是多一種能力,不管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也會更有自信的展現自己,也能大幅提升對不同語言的敏感度,甚至破除單語言的盲點,創造更多拓展視野的機會,讓生活豐富多彩!
【文/經濟一林采蓁 圖/經濟四李韋萱】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