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新竹縣市合併升格 學者籲從區域發展角度思考|陳立剛(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09/12/2021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2日電)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引發熱議;學者認為,台灣的行政區過於破碎,應回到區域發展及國土規劃角度來看,讓直轄市與非直轄市間的資源有較好的平衡。

按目前法律,地方制度法對縣市單獨合併並無相關規定,而規範合併2個以上行政區域為一個行政區域的行政區劃程序法草案、仍未完成立法;亦即,縣市單純合併沒有法源可執行。

新竹縣市若想合併「升格」,以今年8月底人口統計資料看,新竹縣市合計102萬餘人,距離地方制度法第4條規定的直轄市125萬人升格門檻還有一段差距,在現有法制上也不可行。

因此,出身新竹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拋出修改地方制度法,將125萬人門檻降為100萬人。他指出,為了城市發展,不管新竹市民或竹科工程師,不會有人反對合併;修地方制度法並不難,也趕得上明年九合一選舉。

新竹縣長楊文科亦主張修地方制度法,將直轄市人口數門檻降至100萬人;國民黨籍的新竹縣立委林為洲更主張納入苗栗縣,「竹竹苗」人口總數將一舉突破156萬人。

對於修地方制度法調降人口門檻、或透過「竹竹苗」合併來達標,各界意見不一。但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擬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得共同擬訂「改制計畫」,並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

目前新竹縣市雖分屬藍綠執政,但議會都是「藍大於綠」,取得議會支持,才是能否合併的關鍵。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認為,升格除了看人口數,還要考量政治、經濟、文化及區域發展;台灣的行政區過於破碎,應回到區域發展及國土規劃角度來看,讓直轄市與非直轄市間的資源及員額配置,能有較好的平衡。

「新竹縣市有很重要的區域發展議題,應該好好思考」,陳立剛說,新竹科學園區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需要更大的腹地,如果合併後新竹縣可提供水、電、土地等資源,才能讓園區長大。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張世賢直言,沒有必要修改地制法,不要為升格而升格;合併升格要對台灣整體有利才有意義,不要只是為政治、選舉考慮。

張世賢說,就算修地制法也要有充分理由,且當初會訂125萬人升格門檻有其立法目的,「不能為了某縣市要合併,就降低標準」。

文化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林忠山表示,若要合併也需考慮地方特色、整體規劃,新竹縣市合併的時機未到,也沒有修地方制度法的必要。

林忠山指出,新竹縣市有各自發展的能力,各有自己的基礎,談不上整體發展,如果沒有急迫需要,「改革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只會創造問題」。(編輯:謝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