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正在面臨哪些挑戰?科技改變快速,數位轉型是企業的首要之務;社會對企業價值認知也在轉化,企業經營不能只追求獲利,還必須考慮CSR社會責任和ESG永續發展;複雜的環境造成管理人才荒,如何加速培養具有國際化全球視野、領導溝通等軟實力技能的高階經營專業人才,成為台灣企業的燃眉之急。

善用新世代數位優勢,入學門檻從7年工作資歷降為5年

在嚴峻的挑戰下,誰能解決問題就能得到成長,變化就是機會!因應產業趨勢變化,擁有百年歷史、深厚教學底蘊的東吳商學院EMBA也嘗試變革,引進產官學界更多資源,以豐富多元、「接地氣」的課程幫助學員適應職場工作的需求。東吳EMBA課程分為兩組:「經營管理組」課程旨在幫助經營者提升領導溝通、創新管理、決策分析能力,幫助接班傳承、企業營運更順利;「數位轉型組」則偏向新技術的概念導入,將創新轉型、永續發展的DNA注入企業的骨血,幫助企業在數位時代超前佈署。

東吳EMBA培育跨域人才。(圖/shutterstock)

 

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專任教授兼主任劉宗哲說明,「在這樣的規劃下,學員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課,豐富多元、具高度自主性的選課方式可讓學習效果更加乘,兩組的同學也有機會共同上課,更有效率地拓展菁英人脈。」

有別於許多國立大學EMBA僅設計40多學分課程供學生選擇,東吳EMBA提供84學分多元領域課程,讓學員從中選修36學分,幫助學員更適才適性地為自己量身訂製學習計畫。

此外,東吳EMBA延聘業界師資,採用雙師教學,加強與實務界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並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軟實力。更藉由學長姐帶路、菁英校友的交流,促進夥伴式學習和職涯分享,讓學員能將所學應用在實務上,並在工作中有所啟發。

有鑑於目前企業最缺乏的就是新興技術與專業知識人才,東吳EMBA降低入學門檻,從以往需要7年的工作資歷降為5年以上且具管理職2年以上,讓年輕世代可以更早建立專業經理人的視野與培養跨域前瞻的國際觀,發揮新世代的數位優勢,引領產業蛻變成長。同時也改變以往採取的精緻小班教學,於今年起擴大班級人數,預計逐年增加招生人數,容納不同領域的人才相互激盪,培養與時俱進的高效管理者。

首創兩大組別,課程設計。(圖/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提供)

 

產學合作掌握第一手經驗,加速ESG人才育成

針對時下最夯的ESG課程,劉主任表示,「雖然近兩年ESG議題開始發燒,但很多企業主都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只為了交差而做,因此我們把ESG納入課程規劃的重點,運用學校的資源容納不同領域的人才,幫助企業與時俱進。」

過去企業認為CSR就是做好事、大樂捐,但ESG宗旨更涵蓋了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面向,關係到的不只是企業形象,更影響到企業融資的額度、供應鏈的續行,以及投資者、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企業管理者必須涉略綠色金融、綠色供應鏈、數位貿易與永續發展等各層面議題,以創新的管理方式兼顧永續與獲利,才能保持成功,不少人將企業ESG轉型視為一場「生存淘汰戰」。

劉主任說明:「東吳EMBA的數位轉型課程著重觀念,不是培育技術人員,而是訓練經理人如何運用新技術去輔助企業的管理。企業永續發展與ESG策略項目制訂議題也融入課程設計之中。」很多企業都知道要做ESG,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東吳EMBA課程提供系統化、實務面的企業永續轉型知識,內容包含企業如何兼顧永續經營和獲利? ESG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進而吸引投資?

「不只是高階主管要學,企業的中階主管也要趕快跟上,才能保持優勢和競爭力。」劉主任表示,東吳EMBA如同校園和業界之間的橋樑,透過產學合作機會,融入企業診斷與商業模式創新課程,讓學員可以實務操作個案,獲得第一手的經驗,同時也加速ESG跨域人才的育成,為台灣產業注入創新能量,迎向這波勢在必行的全球永續風潮。

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劉宗哲主任。(圖/鍾亦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