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吳語嫣報導】
本校日本語文學系於110年10月14日邀請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同時亦為知名時事評論員,俗稱「中國通」的矢板明夫先生,以線上講座的方式講述「拜登政權與台美日關係」,分享日本政局與台美日關係在國際情勢變化下的發展。
矢板先生生於中國天津,1997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後進入松下政經塾修讀,從那時起便開始對台灣關注,他於2002年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課程畢業後,擔任日本《產經新聞》記者,並於2007年派駐北京中國總局,2020年來到台灣擔任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至今。矢板先生認為,從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看出現在的國際情勢,主張反中與親中立場對日本政權局勢有極大影響,而「日美首腦共同聲明」中提及台灣海峽的安全與近期日本支援台灣疫苗,更說明台灣議題不再只是海峽兩岸的對抗,更影響著台美日間的關係。
提到中美關係,矢板先生以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兩條不同政策路線,分析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因現今拜登路線並非像過往川普路線般重視雙邊貿易摩擦、南海主權、新冠疫情相關索賠問題,所以中美關係相對緩和,但他同時也提到高科技戰、台灣主權、國際間的人權議題,隨時都可能使中美兩國持續對立。
被問及中國是否有可能以武力攻打台灣?矢板先生答道近年內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國尚有許多未解決的國內問題,包含黨內的反對勢力、疫情的反覆不定、經濟成長低迷、香港和台灣民心的去中國化與中國在國際外交上被制裁孤立。除了內部問題需克服外,因為美國有高達,若中國想要以武力統一台灣,美國不可能不介入。因此,加強台美合作,促成早日訪美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台美一握手,台灣就安全」。當台灣排除中國干涉,以台灣之名加入各國際組織,並且承擔一個國家該盡的責任與義務時,台灣才會真正的安全。
最後,本校東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王世和院長提問,如何從正確的管道培養自己的國際視野。矢板先生建議同學,不該受限於台灣新聞,應該從多元的管道吸收國際資訊。現今台灣政經界缺乏日語人才,矢板先生也勉勵精通日語的同學廣泛閱讀日媒,相信大家都可以擁有更大的格局,培養自己的國際視野!
【文圖/哲學延吳語嫣】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