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人權學程訊】
本校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人權學程與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於110年12月11日在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共同主辦「威權統治下的公民社會:行動、對話和戰略」人權日國際研討會。為呼應與紀念2021年世界人權日,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源於兩個互爲相關的觀察:其一是公民社會在威權主義再度強勢崛起時所面臨的困境,在亞洲地區尤其如是;其二是共產中國過去兩年針對香港作為一個自治城市所做出的殘酷打擊所帶來的影響和觸發的反思。就此鎖定於探索在威權治下公民社會的經驗和出路,除了香港和臺灣之外,也將檢視亞洲區域裡其他國家的經驗。
有關討論對於亞洲國家推動各地民主人權進步的關鍵,就正如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女士(Ms. Sandra Oudkirk)為研討會開幕致詞時指出「有韌性的民間社會集體行動,通常是一個社會捍衛人權、法治,以及反對專制壓迫的主要方式」。而本研究中心周怡君主任和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律師在致歡迎詞時,亦不約而同的強調各地公民社會交流、連結和相互支撐合作的重要性。
本次很榮幸邀請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知名教授里拉.戴雅門 (Larry Diamond) 擔任專題演講嘉賓,以《威權主義的復興和對自由的全球威脅:對抗中國威權的全球野心》進行線上分享。戴雅門教授不僅指出民主制度面對的挑戰外,更深入分析威權中國嘗試影響國際秩序的野心,並滲透公民社會的手段。研討會同時邀請到多位校外學者包括中研院臺史所吳叡人副研究員、台大社會學系何明修教授等出席擔任引言人,校內則有人權學程黃默教授、陳瑤華教授、林沛君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以及香港和東南亞包括泰國、緬甸和越南的多位學者、人權捍衛者和民間組織工作者現場或線上參與,分享交流各地公民社會在威權政權治下的經驗,並探討未來相互合作和連結的方向和可能性。
整場研討會除了現場出席人士外,更有數十位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學者、法律工作者和國際組織工作者線上參與。期盼明年的疫情趨緩,能在世界人權日邀請各國的人權倡議者到台灣來,共同繼續為人權議題努力發聲。
【文圖/黃依晴助教】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