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欣柔報導】
你想說出有溫度、觸動人心的感情故事嗎?本校教學資源中心於110年11月25日在外雙溪校區B719教室,舉辦「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說—從廣告談如何敘事」中文素養講座,邀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戴華萱副教授,以專業視角與同學們分享要用何種敘事武器,才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說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戴華萱放映《這是美好的一天》短片,短片中一位盲人在路邊乞討,一位上班族來到他面前並在他的乞討板上動了手腳,爾後,經過的路人對盲人的施捨比起之前更多了。講者說,原本盲人的看板上的文字是「我是個盲人,請幫助我」;在上班族的編輯後文字成了「這真是個美好的一天,而我卻看不見」。從原本不帶感情的敘述一個事實,過渡成一個情境,進而引起路人的共鳴。不同的表達方式,造就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這也是同學們為什麼要學習如何說出有溫度、觸動人心的故事的原因。
講者說,先學會敘事、表達,才能懂得說故事的奧妙。她向同學們說明敘事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其中敘事的基本方式有三種,分別是「順敘法」、「倒敘法」和「貓脖子法」。以順敘法方式,除了依照時間的推進敘述外,更要懂得取捨,選擇重點敘事,以避免「流水帳」的問題;倒敘法則完全相反,以先講結果,並同時強調結果發生時感受的方式,營造懸疑效果、增加生動性;最後是貓脖子法,由於提住貓身三分之二的地方,是捉貓最穩靠的位置,因此將敘事的開頭定在整個故事的三分之二處,是最引人入勝的。另外,敘事的方法可以分為三種,「破題敘事」、「情境敘事」、「轉譯敘事」。破題敘事為直接切入敘事軸心,能有效地避免文不對題;情境敘事則是用故事的方法引起第三者的感悟;。講者也提醒同學們「說故事」比「講道理」更容易引發聽者繼續聆聽的動力。
最後,她向台下的同學們勉勵「沒有沒故事的人,只有不會說故事的人。」所有的創作都是從模仿開始,並從專家的經驗中嘗試和練習,時間久了漸漸內化,成為一種習慣後,自然而然就擁有了敘述的能力,做一位有故事且會說故事的人 !
【文圖/政治三林欣柔】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