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耿瑩報導】
致力於推廣文化、藝術、教育以啟發學生跨領域知識探索的「唐松章校友人文講座」,由本校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同時為崇友實業創辦人的唐松章先生(會計系44級)及崇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唐秋鈴女士共同策辦,與本校通識教育中心開設通識課程,邀請藝術、文化、環境等各領域專家經驗分享,多樣化的課程拓展學生對不同領域事物的視野。111年5月13日舉行「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線上講座,邀請海湧工作室創辦人兼執行長陳人平,分享自己實踐海洋環境行動中的經驗,藉此讓同學了解海洋問題,及知曉如何為環境做出改變。
工作室名稱中的「海湧」,是台語海浪的意思,蘊含著希望大眾在了解海洋教育後,如一波波浪潮,將此概念傳遞、推廣並落實生活中的意義。談及海龜,陳人平表示,海龜成功孵育並抵達大海的機率本就偏低,而人類的行為更是對其棲地及生存造成重大威脅。消波塊、柏油路、港口的建設,導致沙地大量流失、海龜找不到地方產卵,或即使順利孵育,也因海邊堆積的大量垃圾或不平坦的地形,讓小海龜被障礙物困住,導致曬死、餓死,造成海龜大量死亡的情形。陳人平更分享參與動物救傷的經驗,他曾從一隻海龜的肚子中,發現許多保麗龍碎片、糖果紙、塑膠袋、紙片等等,大量垃圾充斥腹中的畫面,讓他心酸又震撼。「人類丟棄的垃圾,不只會危害海洋生物,最後的危險仍會回到我們身上」,他表示有許多外國研究發現,在人類排泄物、婦女胎盤裡,都含有塑膠微粒。
「環境保育不是專家學者的工作,而是每個人的義務,因為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陳人平說道。他也鼓勵同學除了可以身體力行參與淨灘活動,生活中也應該盡量減少塑膠、化學製品的使用,例如大家熟知的瓶裝水、免洗筷、塑膠吸管,他更提醒濕紙巾其實不是紙而是塑膠,且清潔能力也無肥皂、酒精強,所以不論在環保或是衛生方面,都不是一個最佳選擇。他認為「浪費」是一切環境危害的禍源,只有避免濫用,實行垃圾減量,才能對環境產生最大助益。
「人類可以選擇,但動物卻無法,而我們的每個決定,都能降低動物傷亡的風險。」陳人平呼籲道。每一個人都擁有改變的能力,每個選擇都影響地球未來的樣貌,想要保護這顆美麗又獨特的藍色星球,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文/法律二林耿瑩 圖/法律二林耿瑩、通識教育中心】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賀!商學院育成中心彭仁鴻執行長 獲管理界最高榮譽「呂鳳章先生紀念獎章」 | 10/28/2024 |
校園頭條 | 恭賀李韋宏學長 榮獲第十二屆傑出大陸台商創新經營獎 | 11/22/2024 |
校園頭條 | 全國資訊創新競賽 東吳資管系再創佳績 | 11/21/2024 |
校園頭條 | 校級赴外交換研修說明暨分享會 鼓勵同學赴海外研修 | 11/21/2024 |
校園頭條 | 韌性校園 永續大學成果展暨AI黑客松競賽 展現高教深耕計畫豐碩成果 | 11/21/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