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媒體報導

:::

【中時電子報】裴洛西走後 亞太餘震 - 時論廣場|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08/08/2022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上周旋風式訪台,為台海情勢帶來的震撼至今仍餘震不斷。

裴洛西訪台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觀察:訪台前、訪台中、訪台後。「訪台前」看的是衝突何以無法避免。理論上,除非當事一方想故意引爆衝突,好順勢改變兩岸或美中對峙態勢,否則裴洛西訪台會引爆衝突既是可以預期,只要危機處理得宜,理當有機會避免碰撞。所以我們要看的是在這個博弈階段,到底誰做錯了什麼或錯過了什麼或過度自信,才會把彼此逼入牆角,錯失了外交的迴旋空間。

「訪台中」看的是訪台的細節,包括飛行路線、落地後的行程安排。前後鋪墊的星馬韓日4國行程也可放進來一起看。這裡看的是因應情勢變化,相關國家在細節上的機動調整及對事件的危機管理。

現在則進入第三個階段「訪台後」。兩岸關係將因裴洛西訪台變得更為嚴峻自不在話下,但如何觀察她訪台後的整個亞太情勢?東南亞國家又是如何看這個事件與亞太新情勢?

東南亞國家的態度可分成對訪台事件本身、對北京的軍演,及對美中在亞太地緣政治的角力三個層次來看。對裴洛西訪台,多數意見持負面看法。馬來西亞有學者就表示,現在大家忙的是在俄烏戰爭與疫情衝擊後的經濟重建,是對抗通貨膨脹與糧食危機,裴洛西在這時訪台只是打亂一盤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行動。泰國學者也說裴洛西魯莽的訪台之行,只是讓中國更強硬地堅持她的主張而已,沒有實質意義。

對於北京軍演所帶來的劍拔弩張,東協呼籲各方自我克制,反對升高衝突,也反對台獨。不過也有新加坡學者指出,北京的軍演加深了區域國家對北京的不信任。因為中國能在台海以武力恫嚇,自也能在南海以武力恫嚇,這樣一個動輒展示武力的強權,東南亞國家嘴裡不說,心裡的警覺還是有的。這是中國強硬外交所付出的代價,結果是讓區域國家紛紛增加軍事預算,點燃新一波的軍備競賽。北京的演習該怎麼收場,也考驗其政治智慧。

在地緣政治的競逐方面,也有學者把軍演放大來看,指中國早就一層一層把她的軍事活動範圍向外擴張,逼著區域國家接受其軍事活動為常態。比如5月中國在南海攔截澳洲偵察機、在拜登訪東北亞時與俄國聯合演習,以及這次圍繞台灣的演習,並發射飛彈進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這是一系列有計畫的行動,不只是針對台灣而已,目的就是把美國勢力逼到亞太邊緣。

面對這個情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8月5日在金邊參加東協相關會議時,再次宣示了對盟國與夥伴的支持。東南亞幾個重要國家如印尼和越南,因為在經濟上太依賴北京,都不願意在美中角力中表態。因此華府才有學者表示,在亞太競逐的博弈中,美國太重軍事,缺乏一個大型的經濟戰略去夯實她的印太戰略。

裴洛西訪台,只是一個會過去的事件。台海的新常態、美中的角力,及東南亞國家對美中對抗的態度,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長遠戰略態勢。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