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發會「110至112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21項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之中,STEM領域就高達70%,顯然STEM人才的養成,已經是大勢所趨。
STEM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提出之「科學(S)、技術(T)、工程(E)與數學(M)」,簡稱SMET。1996年修改提出更明確的政策建議為STEM。
2006年,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在「美國競爭力計劃」(ACI)中提及,要培養具備STEM素質的人才,利用跨領域結合的理論跟實踐,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模式。
STEM看似是理工科領域組成的詞,背後其實代表一種跨領域學習的方式。由過往師長在課堂上單向授課的模式,轉變為師長帶領學生思考,要求學生整合跨領域知識以完成作品或解答問題,是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上的創新,不單指注重學習的內容。
在STEM的概念出現之後,也有學者提出STEAM教育,加入代表藝術與人文的A(Art)。
因為光憑理工領域的專業知識,未必能解決未來會面臨的各種問題;加入以人為本的思考與美學意識,培養STEAM人才,才是不可忽視的趨勢。
營造STEAM環境
從大方向來講,必須改變校內所有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但要讓在大學任教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教授改變,並非一蹴可幾,更不是上頭下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夠達成目標。而是要透過大量的宣傳,翻轉觀念,創造一個他們認為適合發展的環境,才是重中之重。
唯有師長調整觀念、開設相關課程,學生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才會潛移默化,自然而然朝向STEAM人才的方向來累積能量。
為了落實概念、營造友善培育STEAM人才的校園環境,第一步或許能先成立校級研究中心,引導、鼓勵師長們在本身的專業之外,也願意往這些新興領域發展。
以東吳大學為例,我們在這股趨勢下成立了校務資料分析中心、巨量資料管理學院、人工智慧應用研究中心、海量資料分析研究中心、圖靈人本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以及元宇宙創新應用中心。
其中,人工智慧應用研究中心向全校教授徵求提案,每年有200萬的經費,協助教授進行研究。當他們實際動手做了,觀念自然會隨之改變。
經營學校不容易,倘若能與企業界合作,除了能募得支持中心營運的經費,也能導入產業資源。
這些校級中心除了肩負研究任務之外,也可以透過舉辦工作坊、教師成長社群等活動,協助師長進修,甚至能考取證照。
結合教授專長開課
第二步是開設課程。當師長具備基礎觀念,開設STEAM領域相關的新課程,才能跳脫純粹的研究,真正在課堂上實踐跨領域的教學方式與內容。
這樣的課程可分為兩部份,一是由通識中心開設課程面對全校學生,以訓練學子具備基礎的運算思維、程式邏輯等能力,如程式與資料視覺化、應用機器學習軟體實務等等。
當學子上過這些課程,思維勢必有所改變,也可能成為他們將本科專業結合STEAM的觸媒,有機會探索更多新領域。
二是院系以各自的人文社會、法商特色出發,結合當前重要科技領域、議題,開設跨領域課程。
以我曾經開設的「生物技術法律與倫理」為例,該課程共有3位教授授課,我主講生物科技法,一人談生物科技,另一人則是探討倫理。這正是科技發展之下才會誕生的課程與思考模式。
因為生物科技發展過程中,倫理始終是重大課題,相關法律爭議也如影隨形。
人文讓科技正向發展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不僅是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也簡潔有力地說明了科技進展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科技是中性的,當我們在從事任何科技領域的研究時,都必須牢記人文精神,以人為本,才可能將科技應用帶往正面發展,造福萬民,否則反而會成為社會的惡夢,非人類之福。
這或許正是以文科見長的大學,所具備的絕佳優勢。
各種前瞻科技前仆後繼地在世界上誕生,若能在科技發展的進程中,時時反思社會仍需要哪些人文精神作為基柱,鼓勵師長與學子在人文社會、法商領域的既有專業之外,了解科技發展,將兩者結合,這些在文科領域表現較傑出的大學或是學子,也能在未來的科技社會佔有一席之地。(責任編輯:王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