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楊珽皓報導】
「學習的過程中,最棒的就是跟典範做學習。」,潘維大校長說道。本校通識中心於112年9月20日,於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廣達大師講座「永續社會 世界共融」師生交流會。本次師生交流會邀請到謝孟雄、李克明、顏慶章、廖榮鑫、王惠民等講座教師,分享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及人生中的寶貴經驗,五位講師分別跨足金融、法律、財政及歷史等領域,帶給同學們一場兼具廣度與深度的講座。
身兼賞鳥者、空軍二級上將及企業家等多重身份的廖榮鑫老師跟我們分享,賞鳥與閱讀這兩件事大大地改變了他的人生。賞鳥,滿足他對鳥類的著迷與嚮往;閱讀,則讓他得以在知識中飛行。同樣投身軍旅的王惠民老師,一生致力於五件事,「把烈士找回來,把遺屬找回來,把精神找回來,把價值找回來,把歷史找回來。」他希望烈士得安息、遺屬得安慰、國家得安全、社會得安定,以及家庭得安康。最後,惠民老師也警醒同學:「如果你們不再記得歷史、記述歷史,你活在的當下,就會變成一個斷代。」
「21世紀的精英應該具備何種特質?」長期擔任大師講堂講師的李克明老師拋出此問題。克明老師清楚地解釋道:「作為一個精英,應該要具備中國經典的涵養,並且能夠從中國經典中反思自己遇到的困境,不當一個黃皮膚白皮骨的人。」尤其是在AI及高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代,一個人的「思想價值」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鼓勵同學以閱讀經典來提升人文底蘊,藉以平衡高科技兩面刃的衝擊,克明老師強調道。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與我們分享,校園中,每個角色應該追求的事情:「學生求學,教授致學,職員致事,校長致校。」同時也期許同學未來在職涯中能夠把握「實踐、創新」兩大原則。
「學習,應該是一場人生的馬拉松。」顏慶章老師用一句話貫穿整場師生交流會的概念及對同學們的期勉。座上的講師們也一一表示,自己在大師講堂裡開啟了一趟全新的學習之旅,他們不只企盼能夠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帶給同學啟發,更期待能在分享的過程中與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文/政三A楊珽皓 圖/通識中心】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韌齡心北投生活圈」USR計畫團隊圓滿完成2025 USR EXPO博覽會展出 | 09/18/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會計學系勇奪「2025富邦人壽博碩士論文獎」特優與最佳實務雙魁 | 09/18/2025 |
校園頭條 | 114學年度暑期新進教師暨創新教學研習營 圓滿落幕 | 09/16/2025 |
校園頭條 | 深耕在地 永續士林 本校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 | 09/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EMBA 21世紀國富論】 談判大師在東吳:劉必榮親授「抓大放小」的多贏談判學 | 09/0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