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空服員取得罷工權,若真的執行罷工,外界預料將衝擊公司形象與營運,東吳大學海量資料研究中心主任賈凱傑表示,罷工是萬不得已的選項,且會造成勞資雙輸,勞方應該謹慎,而事情演變至此,政府單位該挺身而出。
罷工事件引起旅客緊張,打電話到華航公司詢問,王姓民眾抱怨,預定8月帶小孩出國,無法接受空服員為自身權益,以綁架乘客方式逼公司就範,台灣工作環境不佳,絕對支持勞工爭取改善待遇,但應該要理性和資方溝通協調,不能動不動就說罷工,出國都是早早規畫,臨時更改行程不易,希望空服員要為乘客著想。
華航昨稱空服員若走上罷工,有方案可補足人力缺口。賈凱傑指出,華航有信心罷工時間在1至3天內、人數30%以下,航班仍可保持運作,「但3天之後呢?員工不用休息嗎?」直言該方案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好還是透過協商,和平解決。
賈凱傑說,勞資爭議發生到現在已有一段時間,雙方對各自的訴求、底線都做了清楚說明,現在工會把層級拉高,更不惜在暑假旅遊旺季罷工,壓力全落在華航身上,但勞方要向資方爭取權利,中間的過程就是談判,談判講白了就是「雙方都不滿意,但可接受的折衷、妥協方案」,建議勞方見好就收,避免落入雙輸的結局。
「消費者不是沒得選擇!」賈凱傑分析,華航經數十年努力建立起聲望和口碑,也有一定的顧客忠誠度,但時代不比以往,現在的市場選擇多,又有廉價航空加入戰局,今天華航罷工了,顧客頂多換到另一家公司,但他們是否會再回頭?罷工造成的形象傷害,以及衝擊公司長遠經營,員工應該謹慎思考,這是萬不得已的手段。
賈凱傑表示,勞資雙方走到這個地步,華航背後的大老闆(交通部)是該挺身而出,桃園市勞動局也責無旁貸,既然國家訂有一套機制,那就該讓它發揮作用,尋找雙方都信任的第三者協調或仲裁,否則事件發展失控,最後仍會全算在交通部頭上。
(中國時報)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畢業典禮 暴龍現身 畢業生親友變裝賀喜 | 06/07/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北商大資管系舉辦「2025九校聯盟程式設計競賽」 參賽人數創新高 企業設攤徵才 深化產學接軌 | 06/06/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資訊平台提選填志願3建議 注意校學士跨域資源 | 06/03/2025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推銀髮產業微學程 強化體驗服務 | 05/29/2025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考試院院長暨院部會長官蒞臨東吳大學 深化國考合作與人才培育對話 | 05/2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