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媒體報導

:::

【中國時報】劉必榮》縱橫天下-俄伊關係與中東博弈/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

  • 08/21/2016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

上星期二,8月16日,俄國轟炸機從伊朗西北的哈瑪丹(Hamadan)基地起飛,對敘利亞阿勒波附近的IS基地進行轟炸,摧毀了IS一些彈藥庫與軍事設施。這個新聞立刻引起國際矚目,因為俄國與伊朗關係改善固然不是新聞,但是外軍借用伊朗基地起飛,卻是二次大戰後的首次。

伊朗在民族主義的問題上一向特別敏感。過去巴勒維國王和美國關係密切,美國在伊朗設立很多監聽站監聽俄國情報,但當美國要求擴大在伊朗基地的使用時,仍被伊朗拒絕。今德黑蘭居然能讓俄機從伊朗基地起飛,這無疑是歷史性的決定,也是俄國外交的成功。

 

因為如果沒有使用伊朗基地,俄國轟炸機必須遠從俄國出發到敘利亞,行程多了1000公里,所能攜帶的武器彈藥自然也相對變少。使用伊朗基地之後,到敘利亞的航程短,俄軍所能攜帶的彈藥就可增加,在軍事部署上也更有彈性。小阿塞德政府因此得以喘息,俄國在中東的談判籌碼也因此大增。

土耳其與俄國關係改善,是中東情勢的另一個戲劇性變化。去年11月俄國軍機在敘、土邊界遭土耳其擊落後,俄、土關係跌落谷底。19世紀以來,俄國對鄂圖曼土耳其的野心為這次事件作註腳,雙方其實積怨已久。誰知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突然在6月底向俄國道歉,並於8月9日飛抵聖彼得堡與普丁舉行峰會,俄、土關係一下峰迴路轉。

峰迴路轉的原因是土耳其也處於多事之秋:恐攻頻傳、流產政變,以及艾爾多安的鐵腕鎮壓與擴權,土國人民赴歐免簽遲遲未能通過,與歐盟關係及與內部庫德族的關係都陷入緊張,內外交迫之下,不得不在外交上尋求突破。於是艾爾多安與以色列和解,並且身段柔軟地向俄國道歉,希望在往西的歐盟這邊受挫之後,能在往東的俄羅斯這邊得到慰藉。

值得注意的是,俄國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並不同調,俄國支持小阿塞德,土耳其則支持反抗軍。所以在聖彼得堡峰會上,雙方並未談到敘利亞問題。但是俄土、俄伊關係改善(俄國也的確想把這些雙邊關係整合成一個大聯盟),還是讓俄國在中東問題上有了更多外交槓桿。

還有一個在中東積極拉攏伊朗的是印度,印度拉攏伊朗不是為了敘利亞而是為了與巴基斯坦抗衡。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規畫下,推出中、巴經濟走廊,並且為巴基斯坦修建瓜達爾港,印度則在瓜達爾西邊幫伊朗修建查巴哈港(Chabahar)以為對抗。伊朗向與巴基斯坦不睦,查巴哈港的修建既可監控波斯灣出海,更可向上連結陸鎖的阿富汗。中國把重建阿富汗當作外交上的重要工作,印度則在近幾年也在阿富汗增加了投資的力度,希望創造所謂的「印度影響力」。阿富汗也樂得在印度與中國之間左右逢源,從中、印兩邊都得到好處。從阿富汗,印度還北上連結到中亞的烏茲別克,所憑藉的是當年烏茲別克與蒙兀兒王朝的歷史淵源。然後印度還拉攏阿拉伯國家,尤其是與巴基斯坦關係密切,但現在似也出現齟齬的沙烏地。

於是中東、中亞這塊變得非常熱鬧。好幾組雙邊或三角關係出現,但各個兩兩雙邊關係之間,又非對每件事都立場相同,於是外交工作變得更為複雜,得失的計算也變得必須更為精準,也更需要我們密切關注。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