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今)11月30日在東吳大學上課討論死刑存廢,會前會後兩度現場普查,全場320名學生中,反對廢死的學生相較支持的學生,皆呈現5到6倍的差距,表態反廢死的女生兩次都超過100人。在最後一次的普查中,表態挺廢死的男生16人、女生20人,反對廢死的男生77人、女生173人。馬英九今天以「我國死刑政策與國際法」為題,在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發表演說,英國在台辦事處政治組組長薛達巍(David Snower)也低調到場聆聽。
馬英九提到自己擔任法務部長任內,執行死刑與為蘇建和擋死的決策過程。去年6月馬政府一口氣執行6位死刑犯的槍決,國際特赦組織將其認定為是政治動機遭處死(北投劉小妹案造成民意沸騰),馬就此詢問學生意見,有學生表示,這是很大政治考量,是時任法務部長羅瑩雪的政治手腕,他批羅操作民意、過度民粹,這是民主社會不需要的。但馬反駁說,執行死刑必須三審定讞,窮盡一切救濟手段才會執行。「我們對死刑犯有時候會有同情,但也有人站在被害者立場認為必須執行,無論如何,政府若長期不執行死刑就是違法。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馬英九以北宋文學家歐陽脩之父歐陽觀的一句話,來形容他對死刑的看法,「求其生而不可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他認為,廢死必須凝聚社會共識,並非一蹴可幾。在課堂一開始,馬英九先進行普查,198名學生認同死刑能嚇阻犯罪(72人反對),64名學生認為廢除死刑就是鼓勵犯罪(174人反對),支持廢死有43人,反對者216人。但是最後課堂結束前,馬英九再次普查,只剩170人同意死刑嚇阻犯罪,反對者增加到81人;認同「廢死就是鼓勵犯罪」的有41人,208人反對這個說法。至於廢死,在課堂結束前,只有36人支持,250人反對。從性別角度觀察統計結果,在課堂結束前,反廢死的女性達到173人,比一開始148名女生反對廢死微幅上升;77名男性反廢死,比一開始68人也是略微增加。(張文馨╱台北報導)
 
馬英九。方萬民攝
 
馬英九。方萬民攝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