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探索戲曲傳統面貌—「夢迴鶯囀」崑曲藝展

  • 01/17/2017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
  • 圖片標題:26976b5af6f3aa961d8ce7dd97dea7a3807daac0.JPG
  • 圖片標題:53b403fa53e0387041419242e399df0de241bb36.JPG
  • 圖片標題:fb1ebaeea334a915f9b070ad114cfbe787b7a831.JPG
  • 圖片標題:5d915abe0afbffb852ec42c12793b3d825ca54a3.JPG
  • 圖片標題:02db01ea7f80c7ff6c142629f7cbdd88789da6a6.JPG
  • 圖片標題:334bde8e5ffc0dead35fa02963be776aa8d889a8.JPG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歐陽葳報導】

東吳大學崑曲社所舉辦第四屆的崑曲藝展「夢迴鶯囀」,於105年12月21日在傳賢堂上演,演出內容以膾炙人口的崑曲經典《牡丹亭》為主,將優美的文本立體化,打造至情至美的傳統戲曲藝術,吸引觀眾前來欣賞崑劇的獨特魅力。

《牡丹亭》講述跨越生死的纏綿戀情,從女主角杜麗娘春日遊園開始,「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崑曲演員們以雅韻的唱腔展現悠高詞曲,以柔美的身段詮釋角色,將園林的景致與人物情感融為一體,貫穿全場的伴奏樂器,包括擫笛、二胡、笙、鼓和小鑼,把節奏感帶入情節,層層推進。

舞台上除了精心裝扮的彩演之外,還有歌聲清麗嘹亮的清唱表演,帶來豐富的美學盛宴。而在《牡丹亭》為主軸的曲唱演出中,穿插了《桃花扇.題畫》一折目,娓娓道出明代末年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故事。關於劇目的安排與設計,總召王顗瑞老師說,主要是依據演員們各自擅長的部份做分配;而他認為,崑曲的意義不論在過去或當代都是一種極致藝術的表現。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崑曲藝術,像個來自古老卻不朽的夢境,流動在舞台上的一唱一和中。回顧籌備到演出的過程,上半場飾演杜麗娘的黃薇如同學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從無到有的成長;在六個多月的訓練中,為了更貼近女主角為愛而死、為愛而生的深刻心境,她不斷地向指導老師請教學習,克服重重挑戰。

「崑曲就像需要澆灌的溫室花朵」,崑曲社輔導老師羅麗容教授容笑著表示,很高興看到社員們一路上的努力學習與付出,也感謝校外前輩及崑曲愛好者的支持,崑曲社因此順利推動,更期許未來能繼續將崑曲藝術傳承下去。

【文圖/英文二歐陽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