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歐陽葳報導】
東吳大學崑曲社所舉辦第四屆的崑曲藝展「夢迴鶯囀」,於105年12月21日在傳賢堂上演,演出內容以膾炙人口的崑曲經典《牡丹亭》為主,將優美的文本立體化,打造至情至美的傳統戲曲藝術,吸引觀眾前來欣賞崑劇的獨特魅力。
《牡丹亭》講述跨越生死的纏綿戀情,從女主角杜麗娘春日遊園開始,「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崑曲演員們以雅韻的唱腔展現悠高詞曲,以柔美的身段詮釋角色,將園林的景致與人物情感融為一體,貫穿全場的伴奏樂器,包括擫笛、二胡、笙、鼓和小鑼,把節奏感帶入情節,層層推進。
舞台上除了精心裝扮的彩演之外,還有歌聲清麗嘹亮的清唱表演,帶來豐富的美學盛宴。而在《牡丹亭》為主軸的曲唱演出中,穿插了《桃花扇.題畫》一折目,娓娓道出明代末年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情故事。關於劇目的安排與設計,總召王顗瑞老師說,主要是依據演員們各自擅長的部份做分配;而他認為,崑曲的意義不論在過去或當代都是一種極致藝術的表現。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崑曲藝術,像個來自古老卻不朽的夢境,流動在舞台上的一唱一和中。回顧籌備到演出的過程,上半場飾演杜麗娘的黃薇如同學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從無到有的成長;在六個多月的訓練中,為了更貼近女主角為愛而死、為愛而生的深刻心境,她不斷地向指導老師請教學習,克服重重挑戰。
「崑曲就像需要澆灌的溫室花朵」,崑曲社輔導老師羅麗容教授容笑著表示,很高興看到社員們一路上的努力學習與付出,也感謝校外前輩及崑曲愛好者的支持,崑曲社因此順利推動,更期許未來能繼續將崑曲藝術傳承下去。
【文圖/英文二歐陽葳】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校園頭條 | 以「士林學」接軌在地 以人文思維走向國際—王世和副校長談未來人才新方向 | 10/30/2025 |
| 校園頭條 | 第12屆台日亞洲未來論壇暨2025東吳大學東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USR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 10/30/2025 |
| 校園頭條 | 東吳資管系攜手企業打造學生職涯新契機 114就業暨實習博覽會熱烈登場 | 10/28/2025 |
| 校園頭條 | 開拓國際視野絕佳機會 即日起受理赴海外交換研修申請 | 10/28/2025 |
| 校園頭條 | 實踐多元共融 共築在地共好 社區好鄰居踴躍參與USR分享交流會 | 10/2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