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七部國內外精選影片 南部地區接力放映 邀請您一起來關心人權議題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4日於高雄in89駁二電影院舉辦「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南部地區首場活動,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王文翠副局長、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會長蔡寬裕先生、現任會長劉辰旦先生,以及30多位政治受難者暨家屬們,以及百餘位關心人權議題的觀眾等蒞臨觀影。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表示,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規劃「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全臺巡迴播放,獲得極大迴響,今年也規劃自11月4日起至11月29日,共計9場次於高雄與臺南巡迴播映,並且安排2場次映後座談會,分別於11月12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楊翠老師、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陳瑤華主任、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暨研究所藍玉春教授,以及11月29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林長寬老師、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先生,與觀眾對話。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表示:今年「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在南部活動非常感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成功大學大力協辦,以及本影展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投注心力與資源,讓每場活動能順利地舉辦。
陳俊宏主任表示高雄為人權城市,推動人權議題一直走在最前端,個人當年也是在陳菊市長的帶領下投入台灣人權運動,這次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巡迴在高雄舉辦特別有意義。他特別介紹《德國人生》(A German Life)紀錄片,於2016年發表,在慕尼黑、耶路撒冷和舊金山影展上廣受好評,本片記錄高齡的布倫西爾德.彭瑟爾(Brunhilde Pomsel 1911年1月11日 - 2017年1月27日),她過去曾是納粹宣傳部部長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的秘書、速記員和打字員,她一直形容自己只是個小角色,也對政治並不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應負何種責任。這如同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提到邪惡的平庸性,作為加害體制的一員,因為思考的無能,不願思考,自認個人都是體制中的小螺絲釘,服從是天職,終成為體制的共犯。對照德國去納粹化、去東德化的努力,對政治體制進行深刻的反省,臺灣在轉型正義工程中目前仍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希望有一天臺灣也有加害者相關的影片。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王文翠副局長表示:身為臺灣最重要的人權城市,陳菊市長特別重視人權議題,因此文化局每年搭配春天藝術節辦理二二八紀念活。今年初文化局辦理全國最隆重的「二二八事件70週年追思紀念儀式」,特別進入現為國防部軍事禁地的二二八事件談判地點舉辦,我們從未忘記此段歷史,也從不敢輕忽。謝謝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對於高雄市進行政治受難者口述訪談的支持,讓訪談者和過去的歷史可以被看見、更重要的是被理解,期待未來高雄可以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有更多合作。
本次國際人權影展於南部巡迴播映共9場次,以「政治效應」、「思想革命」、「藝文之聲」三單元,嚴選6部外片、1部國片,內容發人省思,且多為國際知名作品,除了今日的《德國人生》外,也包括以色列《守門人》(The Gatekeepers)兩片皆為加害者為主題的影片,另有德國《藝術戰爭》(Art War)、美國、柬埔寨、法國《紅色高棉:失落的搖滾樂》(Don't Think I've Forgotten)、法國《憤怒吧!》(Time for Outrage)、美國《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國片《末代叛亂犯》,每部影片皆具有彰顯時代意義的經典影視作品。
2017年文化部舉辦「釋放的記憶─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影展希冀可帶領觀眾從不同角度認識人權,認識臺灣所經歷的白色恐怖,並借鏡國外處理相關議題之方式,引領大家面對歷史、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在影展進行的同時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另規劃「主題影像展區」,展期從即日起至11月12日,設計以象徵鳥籠意象營造當年人權受迫害的荒謬歷史,輔以紅色系感受當年炙熱的革命熱血,讓我們深刻反思、關注那禁錮的年代,並且關心世界各地的人權發展,共同維護民主成果。本影展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前往觀影。影展活動訊息詳情請上「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網站http://www.tihrff.org/。(廣告)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日文系促文化交流 獲日本外務大臣表彰 | 08/09/2024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日文系促文化交流 獲日本外務大臣表彰 | 08/08/2024 |
媒體報導 | 【遠見雜誌】傳承與創新 東吳百年品牌力 | 07/08/2024 |
媒體報導 | 【CHEERS】傳承東吳大學百年優良傳統 打造國際級教育品牌 | 07/08/2024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東吳大學簽約英國前30大名校 讀4年獲學碩雙聯學位 | 06/2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