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2018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神經回饋工作坊

  • 09/12/2018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
  • 圖片標題:06.jpg
  • 圖片標題:01.jpg
  • 圖片標題:02.jpg
  • 圖片標題:03.jpg
  • 圖片標題:04.jpg
  • 圖片標題:05.jpg

【心理學系訊】

本系自92年開始每年邀請不同領域實務工作者參與分享與交流,建構心理學學術與實務的交流平台,提供最新的應用心理學發展趨勢。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神經回饋工作坊,與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合作,邀請臨床與學界具有心理、神經回饋相關背景的講師,以神經回饋應用於ADHD兒童臨床心理實務為主軸,除了推廣相關神經回饋的原理與臨床應用經驗外,本系徐儷瑜副教授更動員整個研究團隊帶領學員們實地演練,自開放報名後便引起大迴響,共有11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工作者與學生共襄盛舉。

此次工作坊於107年9月1日及2日兩天在第一教學研究大樓普仁堂、戴氏基金會舉辦,在徐儷瑜老師與學會的精心規劃下將兩天分為(1)理論基礎面:神經回饋之原理/臨床實務應用:(2)實務應用面:包括神經回饋相關操作演練、腦波指標的判讀及研究團隊的療效成果分享;帶著近120位的來賓,一同細細解讀腦波儀器與數據,及其應用於臨床實務的療效意義。

為使神經回饋的概念能更加有效推廣應用至實務中,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楊建銘教授初領著與會學員自EEG腦波的原理、理論揭開為期兩天工作坊的序幕,自腦波類型、測得方式及數據產生之原理,為許多無相關背景的學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更能順暢的逐步邁入更進階的課程。緊接著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游勝翔助理教授深入補充了目前神經回饋於臨床實務的應用,包括如何配合不同對象、結合適當的療效方式,善用科技儀器的輔助使以往傳統的心理治療發揮更大的療效。

乘著這股餘韻,本系徐儷瑜副教授與三總精神科傅安婷臨床心理師一同分享了ADHD兒童神經回饋之實務經驗,包治療方案設計、個案的篩選、遇到的困難以及於醫療院所推行上的注意事項等非常實用的議題。第二天徐儷瑜老師領著研究團隊,傾囊相授「靜專欣(SCU)神經回饋」訓練方案,一步一步教導學員從放置腦波電極、如何進行神經回饋療程、如何進行腦波指標的判讀、最後分享多年來在台灣執行ADHD神經回饋的療效成果;透過「現學現用」的貼心課程安排,能馬上接觸儀器、實地運用觀察數值,過程中學員們皆積極與助教、講師討論思辯,各組反應相當熱烈。

兩天下來與會學員踴躍舉手發問、交流,一問一答間總激起陣陣精彩的火花。期盼透過兩天充滿知識、臨床應用的洗禮,能拋磚引玉、促使國內臨床工作者對神經回饋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將此治療模式套用至ADHD兒童更甚各式需要協助的臨床個案上,累積更多相關研究成果並與國際趨勢接軌,為臨床心理實務應用開創更多可能性。

【文圖/心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