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校園頭條

:::

溪城論劍 東吳大學傑出校友「金庸」紀念論壇

  • 12/18/2018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
  • 圖片標題:LOW改.jpg
  • 圖片標題:02.JPG
  • 圖片標題:IMG_0032.JPG
  • 圖片標題:IMG_0022.JPG

【中文系訊】

「凡有華人處,莫不識金庸」當金庸辭世的消息傳來,華人世界無不震驚嘆息,尤其是東吳大學,對於這位第一屆傑出校友飄然遠去,更是無限唏噓與哀悼。為紀念這位武俠小說泰斗,本校特於107年12月18日在雙溪校區舉辦「溪城論劍─東吳大學傑出校友金庸紀念論壇」,邀集海內外各界菁英從不同面向來談金庸、論金庸,以感念他的俠義精神及為世人塑造了有情天地。

潘維大校長於開幕中提到,東吳大學的校訓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金庸身為本校傑出校友,其一生及其作品貫徹校訓宗旨,展現人類的道德鋒芒與歷史的理性光輝,實為知行合一最好的實踐家。中文系鍾正道主任則用戰勝黑暗、苦盡甘來、自由自在、邪不勝正來表述金庸貫注於小說中的武林精神。

在論壇開始前,特別邀請本校前校長,現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的劉兆玄先生以「俠之大者」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劉前校長筆名上官鼎,亦是位知名武俠小說作家,他表示,武俠小說家無不受到金庸的影響,他也不例外,其歷時15個月完成的《王道劍》,內容即是承繼金庸及其自身的武俠敘事,創造出不少嶄新且精采的江湖人物與武俠招式。但劉前校長也指出,金庸塑造人物之功力無人能及,無論是主角抑或配角都有極精彩的形塑及表現,作品深深展現其博大精深的學術涵養及文化底蘊。

紀念論壇共分三個場次,第一場次「溪城論劍」,邀請兩岸三地頂尖的學術龍頭,大陸研究通俗文學的第一把交椅蘇州大學文學院湯哲聲教授、臺灣研究武俠小說的宗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林保淳教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研究員、主辦過多次金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黎活仁教授以及東吳大學沈惠如副教授,分別闡述金庸在文學、史學、文化上的成就。

第二場次為「域外爭鋒」,邀請外語學院張上冠院長談金庸小說的英譯,臺北市立大學中語系陳思齊助理教授談金庸在英國及俄羅斯的翻譯與傳播,東吳中文系講授大眾文學、華文文學課程的謝靜國教授論述金庸小說在南洋的傳播,以及臺北市立大學中語系吳肇嘉教授談論金庸武學中的道家思維,從道家觀點切入金庸。本場次學者透過各種不同層面來探討金庸在海外的影響力,拓展閱讀金庸的視野。

最後一場次「俠夢方酣」邀請東吳中文系出身、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陳俊宏教授,以及東吳中文所博士生楊敏夷、碩士李少恩、碩士生趙健(大陸籍學位生)來發表他們對金庸的研究論文,以鼓勵青年學者從事金學研究,傳揚傑出校友的創作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既有學術傳承的意義,更為學弟妹向學長致敬的最佳方式。

閉幕式上,董保城副校長表示,儘管大俠已逝,但他留給我們非常豐富的文化瑰寶,他期待本次研討會能做為一個開端,未來海內外各界學者、研究員能對金學有更多討論,讓社會大眾能更深刻認識這位武林泰斗的文學世界。

【文/中文系 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