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趙翊君報導】
「2018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107年9月27至29日熱鬧開展!本校2項參展作品,化學系何美霖特聘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所研發的「一種檢測亞硝酸鹽濃度的檢測裝置」及體育室李昶弘副教授所發明的「撿球器」,於此次眾多發明好手雲集的博覽會上脫穎而出,榮獲此次發明競賽金牌獎,全體師生與有榮焉。
化學系何美霖特聘教授「一種檢測亞硝酸鹽濃度的檢測裝置」的研究契機,是過往在檢測尿道感染的儀器尚未普及化時,何美霖教授和研究同學(鍾坤育、朱建帆、鄒宜潔、詹筠婷和潘聖衛)發現因為尿道感染至門診就診人數高達700萬人次,這讓他們意識到檢測尿道感染儀器的重要性,更開始著手歷時三年的研究。從更年期婦女、老人及嬰幼兒等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角度上,他們改善了過去儀器穩定性差、需有技術人士施作等缺點,讓使用者可方便攜帶及使用,讓尿道感染者生活更加便利。
而「撿球器」的發明人體育室李昶弘副教授表示:「發明的過程很艱辛,但不要太容易放棄,要鍥而不捨及認定自我價值。」身為桌球老師的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同學花許多時間在撿球,就成為他發明出「撿球器」的契機。運用日常生活器具來製作撿球器,如何讓同學可以不彎腰地將球撿起來,將撿球所造成的零散時間,集中累積在技術學習上,既環保又富有巧思的設計博得同學的喜愛。另外,考量使用者在年齡層上的差異會影響其行動的速度與精準度,讓他更進一步對撿球器進行改良,例如:樂齡班學生撿球時會對不準球的位置,就思考如何增加撿球器的面積等,維持對教學的樂趣與熱忱,更是使師生間有著教學相長、亦師亦友的情誼。
走在「發明」這條路上,風光獲得金牌獎背後的辛苦,鮮為人知。恭喜何美霖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和李昶弘副教授,皆獲得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的評審肯定,也期許未來能透過產學合作將他們的發明推廣出去,使生活更加便利,造福更多的人。
【文/國貿二趙翊君 圖/體育室李昶弘副教授】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