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江可茵採訪報導】
「東吳第五屆文謅謅影展」正式開展,自12月10日起一連五日播放系列電影,今年影展主題為《仍有光的所在-東亞文學改編電影》,以東亞的文學改編電影為播放片單。講座首場邀請到Youtube頻道「加點吉拿棒」的共同創辦人XXY,以「走進砲火中-戰爭電影只有打打殺殺嗎?」為題,分享自己對戰爭電影的想法。
為配合本次影展播放片單《金陵十三釵》,XXY開場就以「金陵十三釵是戰爭片嗎﹖」、「戰爭電影就是歷史電影﹖」等問題,來探討戰爭電影的本質,進而引發在場同學的思考。他認為電影不管是鼓吹戰爭還是反戰,更重要的是在呈現人面對戰爭的轉變,人在其中佔了很大的部份,「人」才是主體,而不應該只聚焦在戰爭上。
另外,XXY也簡述《金陵十三釵》的導演張藝謀,他不但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導演,曾因《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奪得柏林、坎城、威尼斯等大獎,今年更以《影》獲得本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講座中,XXY從《金陵十三釵》的導演、票房表現、選角、歷史各個面向,討論這部電影對東方、西方的影響。更旁徵博引各國戰爭電影,如中國的《集結號》、《被遺忘的1937》和以日本人的視角,展現出不同觀點的《南京!南京!》;以及美國的《現代啟示錄》、《越戰獵鹿人》、《搶救雷恩大兵》、《黑鷹計劃》等影史經典;更特別推薦德國的《我們的父輩》,是以德國人的角度,客觀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與猶太人大屠殺,非常具有代表性。
演講最後,以2011年張作驥導演的短片《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做為總結,說明其實台灣也具備能拍戰爭片的人才。XXY表示影評不光要有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統性的寫作,再結合整合性討論,他也藉由自身經歷,鼓勵有志於影評寫作的同學朝影評人的方向邁進。
【文/中文三江可茵】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