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賴宜萱報導】
你知道傳統戲劇有那些種類和特色嗎?群育暨美育中心3月22日於城中2123室舉辦「龍袍-臺灣豫劇戲曲講座」,邀請臺灣豫劇團林文瑋、蕭揚玲老師,來校介紹傳統戲曲的類別以及現場演唱豫劇片段,帶領大家一同感受戲曲之美。
傳統戲曲常見的種類有歌仔戲、京劇、崑曲以及豫劇,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豫為中國河南古稱,豫劇則是河南的地方戲曲,以敲擊兩根硬木短棒「梆子」作為節拍打擊為特色,故又稱作河南梆子戲,梆子戲種類眾多,亦有陝西梆子戲、山西梆子戲、山東梆子戲等分別。豫劇屬於北方戲曲,語言是用河南的方言,其聲腔高昂、豪邁,變化多端。豫劇與歌仔戲一樣,內容多取自於日常生活,相較於其他戲曲,其特色為樸實、直率、生動。
近年來,臺灣豫劇團也積極開拓兒童市場,舉辦多場兒童豫戲演出,像是《錢要搬家啦?!》」,結合理財的觀念,教導小孩如何用錢,也會改編音樂,融入卡通主題曲,引起兒童的共鳴。除演出外,也開辦兒童豫劇營,在短時間內教導孩童們如何唱、演豫劇,在營隊最後一天進行成果發表,演出一部精彩的豫劇。
目前臺灣豫劇團正在進行《龍袍》的巡演,《龍袍》改編自家喻戶曉的《狸貓換太子》,故事中主要講述宋真宗與其妻子李妃、劉妃間的愛恨情仇。兩位老師也與大家分享訓練及演出的心得。飾演宋真宗的林文瑋老師說,揣摩角色心理還要配合唱詞進入角色情緒中,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事;飾演寇珠蕭揚玲老師則提到,相較於其他的演員,她較晚開始進行學習,尤其在武功的訓練上格外艱辛,也讓大家知道學習戲曲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並非短時間內一蹴可幾。
在講座中,二位老師也現場演唱豫劇片段,並指導同學做一些簡單的比劃動作,讓現場的同學也能透過肢體及唱詞,瞭解豫劇的美好之處。
【文圖/經濟系賴宜萱】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