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耿瑩報導】
「戰爭」,貌似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卻是每個文化中,必然存在的慘痛歷史教訓。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後,受波及的11個國家共同組成審判團,欲制裁日本發動戰爭、殺戮無辜的罪刑,針對戰爭施暴者進行長達兩年半的審判。我國派出專業團隊與會,當時的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程序採用英美法,而東吳法科即以此著稱,因此,法律與翻譯專業人員多來自東吳大學,這場審判的結果至今仍持續影響著我們,從這場審判會議可看出本校豐厚法學教育及在歷史所占的重要地位。
走入懷恩數位校史館,第一眼便看見一面大大的照片牆,現在展出的正是「東吳人與『遠東國際軍事審判』數位特展』。此展覽原為慶祝本校建校120年校慶的系列活動,曾在城中校區游藝廣場展出兩週,觀展人次突破千人,獲多方好評。本次外雙溪校區的圖片展,除了延續上一次的精采外,更加入了上次展覽因受場地限制而未被展出的圖片、資料,透過數位互動的方式呈現,以更活潑、直觀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源流,進而對其銘記感念。
展覽共分為三大主題。「東吳精神」以照片投影至牆的方式,展示珍貴的審判歷史照片及法學研討會與會貴賓合影,民眾可以觸控方式觀看每張照片的圖說,回顧歷史真相。「歌頌東吳」利用弧形劇場撥放影片,讓民眾得以一窺審判的辯論片段及東吳校友對審判的貢獻。「源桌手記」則有東京審判的照片及審判團的人物簡介。
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王寵惠先生是東吳法科的創辦者之一,舉薦東吳菁英參與審判,亦曾協助東吳在台復校;高文彬先生參與證據收集等事項,發現日方少尉「殺人比賽」的報導後使犯罪之人伏法;前年董保城副校長親赴上海拜會向哲濬先生之子向隆萬先生,向哲濬先生當時為中國檢察官代表,也曾於東吳法學院任教,其子向隆萬先生,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於圖片展開幕時,特錄製影片致詞。
除了軍事審判展,校史館內常設展為本校校史,從創始、復校到如今的持續茁壯,東吳擁有艱辛深厚的歷史,其蛻變如一隻堅韌頑強的蝶,羽化後翩翩展現獨特的魅力。軍事審判展覽期間為110年3月2日至3月31日,待展覽結束後,校史館將陸續推出更多有趣、具意義的展演活動,不論是否為東吳家庭的一份子,都歡迎來此參觀,而東吳人更要把握機會,認識東吳的燦爛光輝,傳承優良傳統,在社會上大放異彩!
【文/法律一林耿瑩 圖/圖書館、國史館、懷恩數位校史館】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攜手紅十字會 培育國際人道專業人才 三年學分費全免 | 04/22/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企管「職搗黃龍,捨我其誰」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 04/15/2025 |
校園頭條 |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 04/14/2025 |
校園頭條 |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 04/1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