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接受聘書,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今天下午兩點在東吳發表首場演講,主講「台灣的國際法定位」。演講會還沒開始,現場就大爆滿。馬在將近1小時演講中,運用Power Point輔助,講述台灣從荷蘭人於1642年殖民台灣至今392年歷史,耙梳台灣在國際法地位的演變。馬英九說,清朝在「牡丹社事件」時稱台灣為「生番我化外之民」, 到簽訂馬關條約時,把台澎金馬割讓給日本,台灣民眾激憤抗日,「跟蘆洲橋事變的1937年相比,台灣人抗日整整比大陸人早了42年。」而後經過建利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直到1941年廢除「馬關條約」、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當時總統杜魯門宣布「台灣地位未定」,以及後續舊金山和約、1952年中華民國和日本在台北賓館簽訂中日和約,台灣與澎湖人民具中華民國國籍,且台澎、南沙、西沙群島都回歸到中華民國版圖,獲得確認。最後,馬英九又提到九二共識的歷史背景,強調 「三國演義」書中開始就講「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都要經過打仗,「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不管將來怎麼處理法,都不要打仗,和平是最重要的價值,所以我從台海和平、東海和平到南海和平都是這樣。九二共識讓雙方有互信基礎,以致過去8年是兩岸關係66年來最好的時刻,就是開誠布公,不要偷偷摸摸,勾心鬥角 ,而且九二共識是前總統李登輝核定的原則,「不是我或國民黨想出來的」。馬英九也向學生大爆「馬習會」當時的內幕,包括事前磋商會議時1分鐘內就決定雙方不稱官銜互稱先生,10月底磋商會議時,雙方也相互提醒,要告知美方,結果雙方都在11月2日告知美國,大家也很訝異,美中台三方面息息相關,在此保持透明是最好辦法,也讓外界知道,我們沒在背後搞什麼花樣,談就談這麼多。(張文馨、徐珮君/台北報導)蘋果現場直播網址 http://www.applelive.com.tw/livechannel/subject/39/65 
出版時間:14:09
更新時間:15:25 
 
馬英九東吳演說。杭大鵬攝
 
現場座無虛席。張文馨攝
 
馬英九演說。張文馨攝
|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路跑/四賽事加入 環境永續聯盟持續壯大 | 體育室(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 10/15/2025 | 
| 媒體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東吳校友變身校董 唐松章募得3600萬基金設「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唐松章接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捐助千萬推新生獎學金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117學年估八成學生將進公立大學 東吳創「入學獎學金」搶才 | 10/14/2025 | 
| 媒體報導 | 【中央社】東吳大學唐松章董事長捐助千萬 推動「新生入學成績優良獎學金」 | 10/14/2025 |